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潘锡珩

通讯员 产启斗

同为“喷雾”,为什么有的能带上地铁,有的会被安检员拦下?5月22日,武汉地铁违禁品巡展首场活动上,极目新闻记者向专业人士了解到,一支喷雾能否带上地铁,主要取决于罐身上是否印有“小火苗”标志。

常见的喷雾能否上地铁,取决于一个小标志

“您好!您包内有疑似违禁物品,请取出配合检查。”5月22日下午3时许,何女士逛完武昌万象城,从C口进入地铁5号线三角路站,将随身背包放入安检机时被安检员杨帆拦下。何女士从包内找出一瓶防晒喷雾,经确认属于违禁品,何女士听取杨帆的解释并进行科普后恍然大悟。

不远处,武汉地铁联合轨道公安、安检公司开展的违禁品巡展正在举行第一场活动,现场展示了很多常见的违禁品,其中就包括多种自喷压力容器,比如各类喷雾。一位女乘客问道:“为什么有时候我带的喷雾被允许上地铁了,有时候带的喷雾又被安检员拦下?”

三角站值班站长鲁璐介绍,常见的喷雾主要有以下几类:发胶、防晒喷雾、杀虫剂、补水喷雾等。别看同为喷雾,其实液体成分不一样,危险性也不一样,上述几种喷雾,除了补水喷雾主要成为水,可以带上地铁之外,其余的都不能带上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客购买和携带时,可以注意关注瓶身上的标志。”鲁璐拿起一罐定型发胶,在瓶身上找到了一个小火苗的符号。“这是易燃易爆的意思,所以不能带上地铁。有个别商品没有小火苗符号,但有明显的易燃气体等中文字样,也表达同样的意思。此外,杀虫剂等喷雾因为有毒害,也不能带上地铁。”

“乘客提前准备好携带包物,提前将包内液体取出试喝或检测,主动配合安检员检查,能够提高通行效率,高峰时段乘客的进站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值班站长鲁璐介绍,绝大多数乘客都能做到积极主动配合安检,但偶有乘客携带压缩气罐喷雾类、刀具类违禁品,会被工作人员及时拦下。

农民工工具不能带上地铁,专业人士来支招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桌上展示的管制器具、易燃易爆物品、尖锐利器等物品,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和警示标识,吸引众多乘客驻足观看。

安检公司负责人李晶晶展示了禁入地铁的常见物品,她表示,小瓶酒精、小型水果刀等很容易被乘客忽略。“液体酒精不论容量多少,一律不能带上地铁,但酒精湿巾、酒精棉片可以携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工、装修工人工作时使用的锯子、锤子、铲子、铁锹等工具,更是明文规定不得带上地铁的,可能造成人身被刺伤、割伤、划伤、砍伤的锐器、钝器等,也都属于禁止携带之列。那么,这类人员如何安全便捷地乘坐地铁呢?李晶晶支招:“工人师傅在转场的时候,我们呼吁公司将师傅们的工具集中起来,开车送到下一个工作地点,师傅们就可以‘空手’坐地铁了,也避免了携带这类工具可能带来的不便。”

据了解,本次安检违禁品展共为期10天,覆盖至线网12条线路。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保部副经理刘斌臣介绍,组织开展违禁品展,就是让更多乘客直观了解并认识违禁品,引导乘客遵守安检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地铁出行安全。

地铁网红“小田田”现场教学快速安检

“我们检测的目的不是水,我们通过设备来检测这瓶子里的液体到底是不是水……”活动当天,抖音平台粉丝破万的“地铁小田田”——6号线大智路站值班站长田霄媛,抖音点赞量超过12万的地铁安检“帅小伙”——2号线江汉路站安检班班长鲁奇,在5号线三角路站安检处以情景剧的形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向乘客演绎为什么进站乘车要提前进行液体检测,检测仪的原理以及携带液体如何快速通过安检。

“我们摄制小团队以短视频形式,向广大网友解答关于安检工作中比较疑惑、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田霄媛介绍说,天气逐渐变热,市民的情绪容易急躁,选择这个时间推出系列安检小问答,就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安检乘车小常识、地铁出行安全小科普,让更多乘客一起携手共创安全、文明出行环境,有效防止“情绪中暑”。

“安全检查是守护平安运营的第一道屏障,我们工作内容虽然单调,但责任非常重,容不得半点马虎。”鲁奇说,没有想到自己日常一个小举动、随手一件小事情,让十余万网友为我们点赞、为武汉地铁点赞,内心充满了感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