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简介

运建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圆梦工程”文艺培训志愿者,甘肃省文联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联盟成员,甘肃省书协省直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院院聘书法家,兰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文化部注册认证高级书法教师,兰州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兰州羽音美学书法导师。

书法作品获奖入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2010年教学成果展获奖。

第三届全国教师现场书画创评大赛一等奖。

第四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大赛一等奖。

第五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大赛一等奖。

第六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大赛一等奖。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
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
甘肃省第三届张芝奖书法展。
甘肃省首届书法篆刻大展。
甘肃书法名家百人作品展。
中国梦美丽甘肃教师书法大赛入展。
“人和文化”甘肃百位书法名家邀请展。
“丝路文化最美酒泉”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敦煌风统战情"首届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首届甘肃省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展。
甘肃省第七届“张芝奖”书法大展论文入选。
书法作品多次随中国书画世界行在日本,韩国,泰国,埃及,意大利,法国,瑞士,日内瓦,摩纳哥,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地区交流展出。《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中国美术报》,《书法教育》等做过专版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评论

古雅圆润 虚和隽逸——陇上书法家运建国书法赏评

陇右大地,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近百年来,秦汉简牍和敦煌写经的发现不仅弥补了书法史的空白,也使甘肃因鲜明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成为当代学术领域最为关注的热土。时至今日,这片丰厚的沃土上滋养了一代代文人墨客卓然于艺林。这其中,运建国便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令书坛所关注的一位优秀书法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书坛在经历了80年代的复兴和以创新为基调的书法热潮后,已经转入更深层和多元化的艺术探索之中。运建国的学书历程也是从这段时间走过来的。虽然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他与同时期的学者有所不同的是,他一直在二王的帖学书风中探求,对竞相求怪的时尚书风保持观望态度。他审慎而冷静地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稳扎稳打的学书之路,即根植传统,浸淫于魏晋书风中,向“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方向“慢慢来”。为获得较深入的理性认识,从2009年至今受教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专职教授崔胜辉先生,从而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了书法史和相关理论知识,对自己的学书轨迹和书法创作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和清晰的规划,也使自己少走了许多弯路。“投师如投胎,择帖如择偶”。是他投师求学的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书过程中,运建国从不以个人的好恶一味推崇碑版或帖学,而是转益多师,力取诸家之长,以冷静而理性的眼光审视优秀的古典传统,努力寻找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契合点。从颜鲁公、虞世南、禇遂良、孙过庭到杨凝式,从米芾、圣教序上溯二王阁帖,以及张芝、索靖,都曾是他悉心临摹的对象,特别是近年来对现当代名家白蕉、启功书法的倾心,使他对“晋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临池、修悟中,他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因袭故我,而是注重书写技法的精致与线条质感的把握,尤其追求作品整体气息的畅达和格调的高华。他一直崇尚中国式文人书法,喜欢其中浓厚的书卷气和从容不迫的情致。像古之王羲之、苏东坡,今之启功、白蕉等等,这些前贤大师摆脱了世俗名利的诱惑,保留了一份清高、一份寂寞。他始终认为,学书法要耐得住寂寞,虔诚问道,好书法需要靠时间和火力慢慢地“炖”,慢慢地“熬”。而运建国一直默默追求的便是这样一种清高淡雅又不失古朴醇美、不落窠臼的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其作品,其小楷取褚遂良、倪瓒笔意,用笔圆润,行笔流畅,结体灵动而含蓄;章草则受索靖《出师颂》影响最深,又参以汉简元素,更显劲健古拙、浑穆之气;其行草,以二王淡雅恬静、潇洒灵秀的韵味作为创作基调,其用笔方圆兼施,力贯毫端,所书清雅秀健,腴润有致,线条润而不滑,涩而不枯,平正中见姿媚,高简处见浑穆,稳重处不失流动,轻灵中亦显沉郁。虽章法上无明显特征,但每个字的结体严谨端庄,笔笔有法,字的大小、轻重、虚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从作品中也不难看出,他把米芾书法的欹侧、跌宕也运用得相当恰当自如……书法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韵是融情于书的结果,故刘熙载《书概》中有“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为书”之论,书家只有将自身情感意趣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运建国的行草书创作体现了心手双畅的高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运建国的书作,总有一种愉悦感。他的书法无论是鸿幅巨制,还是寸纸片楮,在洒脱简静、安闲平和的情调中透露出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里没有躁动,没有粗犷,只有清雅和静逸,与时下许多忸怩作态之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性语言不是做作的结果,而是作者独到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像力相互作用的产物。而独到的审美感受往往是对各种字形、笔法艺苑随记长期浸淫并加以选择的结果。运建国对于书法艺术盯住的不仅仅是技法层面的细枝末节,而是从书法的本质要求出发,进而追求书法以外的东西。他花了大量时间研读与思考书法本身的文化艺术特质与之外的大文化。从先贤时人的书论,到文学、美学、史学,他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所以,他对于书法许多本质问题的思考总能跳出书法的圈子,从大文化的层面上去作深层次、多方位的诠释。他凭借自己的禀赋去悉心体验生活,升华艺术,以求通过这样的“渐修”达到“顿悟”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时下喧嚣的书坛,要想保持和塑造自己的个性诚属不易。面对外界纷繁芜杂的干扰和冲击,如何实践“笔墨当随时代”的宗旨,创造自己的个性语言,无疑是摆在所有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运建国以自己丰富的学识修养和勤奋的探索实践着这一与时俱进的艺术精神。事实上,运建国的书法并不刻意追求某种个性化。他的成功在于立足传统,在丰厚的传统中寻找自我基因,用自我的方式来诠释古典精华。他伫立于当前重形式、重表现的潮流之外,不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眩目,也无意于以极富冲击力的笔墨动人心魄,而是在恪守传统中升华着自己,企图把传统构筑得更牢固一些,以待厚积而薄发。正是在学书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这种清醒、审慎、理性的自我把控能力和稳定平和的心态,作品中那种虚和隽逸的个性也因此凸现了出来,并形成了目前的风格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法和做学问、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艺术家或多或少地要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其影响往往潜入心底,绵远而悠长。出生于大漠深处的运建国具有含蓄内敛的生命观,他刚直随和、为人不苟、论艺不伪、守谦慎独。这些刚正的儒家品格、坚韧执着的求索精神,使他在书法中找到了生命的着眼点,并用书法表现着儒家所提倡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士人风范。(文/山东刘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