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瓶车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小帮手”,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既环保又便捷。可每当提起它,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为啥?因为总有人把这“非机动车”的身份抛之脑后,硬是要把它骑出“非机动车”的架势,结果呢,自然是乐极生悲,还连累了咱们这些规规矩矩的骑行者一起背锅。

国家给电瓶车定性为“非机动车”,还限速每小时25公里,这不仅仅是条条框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安全保障。想想看,咱们的城市街道,人多车杂,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酿成事故。这限速,不就是为了让咱能慢下来,安全回家嘛!可偏有那么一些人,无视规则,把电瓶车当赛车使,风驰电掣间,危险也在悄然逼近。

我理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尤其是那些依靠电瓶车拼生活的朋友们,他们肩上扛的是全家的希望,每一趟出行都承载着生活的重量。但是,再大的压力,也不能成为漠视法规的借口啊!法律面前,没有谁比谁更特殊,穷人有穷人的不易,但遵守法律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责任。咱们不能一边抱怨生活不易,一边又自己给自己添乱,对吧?

说到底,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你的一次超速,可能就是别人家庭的一场灾难。咱们谁都不想成为那个让人痛心疾首的“万一”。所以,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更别让无辜的人为你买单。违规受罚,这不是冤枉,这是咎由自取。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规则的底线,必须坚守。

我知道,有时候坚持原则不容易,特别是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灵活变通”时,那份孤独和压力,我能感同身受。但请相信,遵纪守法,看似暂时“吃亏”,实则是给自己铺了一条最坚实的后路。毕竟,没有什么比平平安安更重要了,不是吗?

再一次好好认识一下电瓶车,它就是一个限速每小时不超过25公里的工具。非得把它当做谋生工具?这是什么思维?

我想对所有电瓶车的小伙伴们说:咱们是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别让这份美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蒙尘。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尊重法律,守护安全,这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慢一点,稳一点,让电瓶车回归它“非机动车”的本色,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和秩序。

记住,安全回家,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