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摩登高楼的环绕下,有这样一座红柱灰墙绿瓦的中式建筑闹中取静,矗立于此,正是1921年在此落成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阎王叫你三更死,协和留你到五更”。单凭这一句话就能够看出北京协和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而协和也确实担得起这样的殊荣,多年来,该校一直是我国现代生命科学、科学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而协和百年来在医学上的特色与创新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在医学教育模式上,协和在建院伊始就在我国最早开创了八年制医学教育模式。在1910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发表了Flexner报告,这项报告推动了美国医学教育各个层面的深化改革。北京协和医学院在7年之后,按照报告的内容在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对医学的教育模式进行了7次改革。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就是由协和最早摸索实施,为后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还有临床教育的改革,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临床、了解三级医疗网的运行模式,目前该制度已经被收入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标准。此外,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招收学士学位学生方式、职业素养的培育……都离不开协和当年的“敢为人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协和意识到,医学的教育往往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度不高。但人类文明的进步却经常产生于一些学科的交融点之上,比如,CT、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等。因此,该校一次开国内医学教育之先河,实施“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即已就读大学的优秀学生,不论学科和专业背景,只要有志于学医,就能获得学医的机会。只是需要再本科三年级之前修满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医学预科的学分,然后报考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

除了医学教育上的革新,协和还设置了中国第一个社会服务部,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医院社工,百年传承、独树一帜内科大查房制度等等。

协和像老树般,历经多年屹立不倒,如今仍抽新芽。如今的协和无论是各大医学院校总排名,还是科技量值榜单,都牢牢稳居第一;在科研上,仍然有突破世界“首个”的研究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学生而言,该校所能给予的最大的宝藏就是完整的教学体系和高质量人才产出的教育结构。学生进入协和,未来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生,而是将会有很多很好的选择,从医生延伸到整个生命科学,前景光明而广阔。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抗生素、血液循环理论等虽然都不是我国所突破,但协和的学子显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医学所长出的新芽,在协和的教育之下,成为好的医生、公卫的科学家、生物科学家,为祖国的医疗卫生领域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