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福建一考生拒绝保送清华,老师说他狂妄,校长骂他自大,可是他却干了更疯狂的事:高考冲刺第60天,他开始请假回家,不出意外没有考上国内高校。但是两个月后,他却成为了福建人的骄傲。
这名考生名叫李柘远,是厦门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学生。即使在各路优秀,人马云集的外国语学院,李柘远仍保持着年级第一的宝座。任课老师和校长都对他抱以巨大期望,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考清华的苗子。
由于李柘远经常参加学科竞赛,清华大学注意到了他。在高三临近考试前,清华招生办向李柘远递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橄榄枝。
老师兴奋的向班里同学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班的李柘远同学,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名额!”
同学们顿时向李柘远投去艳羡的目光,那可是国内的最顶尖的学府啊,是多少人削尖脑袋也进不去的学校。
可是老师话音刚落,李柘远就干净利落的拒绝了填写保送资料。
在教师办公室里,无论校长和老师们怎样劝说,李柘远仍不为所动,还是依然坚持放弃保送名额。当问及原因时,少年坚定的回答:“我的梦想不在清华,我要考耶鲁大学!”
办公室的老师闻言瞠目结舌,不知应当表扬少年意气风发,心有凌云壮志,还是应当嘲笑他过于轻狂。
在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里,耶鲁大学排名第二,清华大学排名第五十六。
可想而知其考试的难度有多大,而且耶鲁大学已经建校三百多年,从来没有招收过一名福建考生。
李柘远后来向学校申请了长假,专心在家备考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考试时间在国内高考之后,摆在李柘远面前的只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成功进入耶鲁大学,另一种是备考失败,同时错过了国内高考,要想升入大学只能选择再复读一年。
考耶鲁,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光是托福成绩就必须达到105分。105分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他必须掌握近10000个英语单词,就算平时英语功底好,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么多单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柘远没有因此被打倒,他自己通过之前的学习经验,总结了一套背单词的方式,靠着自己的方法在短短十天掌握了4000多单词。
那年高考成绩出来时,李柘远还在家里复习。同学们一边不理解李柘远的选择,一边等着看他笑话。甚至老师和校长也认为李柘远在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说起来,为什么李柘远会这么执着于考耶鲁大学,这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因为父母离异,幼时的李柘远被母亲送到外公家中,外公是一名退休的老教授,他的教导对李柘远的人生影响颇大。
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李柘远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不爱学习。外公并没有强行逼迫李柘远坐在凳子上学习,而是研究了一套适合李柘远的学习方案。
李柘远闲来无事的时候,外公会带他去泡书店,为他讲解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并鼓励他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偶然间李柘远了解到耶鲁大学的事迹,便向外公询问。外公则向他介绍了一些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名人。
“在你之前,还没有一个福建人上过耶鲁。”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在李柘远的心里埋下小小的种子。
“没有先例,那我就开创先例!”年幼的李柘远在心里暗暗发誓。
在外公的教导下,李柘远的成绩由此突飞猛进。他渐渐发现学习的乐趣。他甚至自己研究属于自己学习方法并不断改善,并且经常和外公讨论学习方法以及各个学科的怪题。
当李柘远拿到考试成绩单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以116分的托福成绩和SAT2满分的成绩成功被耶鲁大学录取,并且还获得了耶鲁大学超过5万美金的奖学金。
进入耶鲁后,李柘远也没有松懈,大学的导师非常喜欢他,多次邀请李柘远留在美国一起做科研。李柘远则是委婉拒绝,他始终铭记外公对他教导: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回国后的李柘远不仅成立公司还将他的学习方法分享出来,激励了许多成绩不如意的学子。
在浮躁的社会里,坚守初心难得可贵。李柘远用自己的真实写照告诉芊芊学子,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实现。如同史铁生所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自己的夜路。”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比心]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对于这件事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与看法。欢迎长按点赞,评论区畅所欲言,山重水复疑无路,各位记得点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