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徐靖怡 苏报通讯员 郁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继续接受教育,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健康、文化、技能、社交……银龄学习需求涉及方方面面。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方文浜在调研老年教育工作时强调,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城区老年教育一体化建设,希望区域内的各老年大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发展路径,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姑苏区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逐步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在这里,老年人出门就可进校门,老年教育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30分钟学习圈,

打造“家门口”老年大学

姑苏区认真落实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要求,以打造老年教育品牌、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为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把老年大学、优质资源向社区延伸拓展,盘活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扎实推动老年大学建设提档升级并向基层拓展延伸,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出家门就可以进校门。

截至目前,姑苏区已建成区级老年大学1个,区级老年大学教学点2个,街道、社区老年大学项目点15个,构建起“区、街、社”三级老年教育体系,形成了老年人“30分钟学习圈”,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参加学习、参与活动、开展社交的多样化需求。

丰富课程体系

适老所需、授老所宜

课程开设是老年大学建设的“刚性指标”。姑苏区老年大学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与15个街道、社区老年大学项目点共同设计研发姑苏人文、四时养生、文艺提升、生活百科等16项课程,通过系统化、多维度教学,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学”中体会到“老有所乐”。

老人依需“点单”,学校按需施教。“老师上课前会仔细问我的学习需求和身体情况,为我们量身定制授课方式、课程时长和学习天数。”学员梁姨虽然刚参加第一节八段锦课程,感受却颇深,“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贴心,教学内容也更‘合口味’。”每逢周二、周四,该校八段锦课堂上的学员总是满满当当。

同时,各街道项目点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学习资讯,方便老年人就近报名选课。自“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以来,各街道、社区主动对接辖区内优秀党员居民骨干、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娱生活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为老年人“增能”,让他们在老年大学里学到知识、交到朋友、放松心情、享受生活。2023年,姑苏区级老年大学开设各类班级362个,街道项目点开设150个,年参与学生1.6万余人次,为全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筑就“精神乐园”

让“养老”变“享老”

受欢迎的除了老年大学的各项课程,“老年学堂+幸福展示”模式也受到居民群众认可。上完课后,老年大学搭建舞台,让老年学员展示才艺,让幸福养老有“知”有味。

区老年大学定期举办“我的奋斗故事”“老年精品书画展”“才艺展示节”等各类活动,成为深受老年人喜爱的精神乐园。日前举办的“因为有你,所以精彩”老年大学美食节,除了美食展示,活动还设置了舞台,上演了学员们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舞蹈、戏曲、歌唱、健身等表演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能。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正的年轻在于心态和行动。”姑苏区老年大学校长吴杰表示,越来越多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融入“老年学堂”,姑苏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老年大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希望老年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