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门峡大坝,相信很多读者都不陌生,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

始建于1957年,是建国后我国黄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可是2003年陕西洪灾后,我们不仅蒙受了洪水带来的巨大损失,20多万人流离失所,自此有人在质疑,当初修建三门峡大坝,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灾的陕西人民,尤其是西安人民在网上发帖:“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吗。”“三门峡大坝早就该被炸掉了。”

当初修建大坝的时候,就有黄万里、温善章这两位专家公开的反对,现在又备受质疑,当时的反对者声音又重出江湖了。

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门峡大坝介绍

三门峡大坝,是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的东北部。它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北部接临山西省,西部挨着陕西省,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三角区。

如此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自古代起就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用斧头把河道劈开,用来疏通河床,形成了三部分,一块大的河床被分成三个小岛。即神门岛、鬼门岛、人门岛,后来人们就称这块地方叫做“三门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三门峡位于黄河的中游下段,自古就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是华夏文明的孕育地。

华夏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形成原始部落,商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就在这里选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以说三门峡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管是“中华第一剑”还是“彩陶文化”“百佛顶灯”,都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门峡大坝修建缘由

但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却经常饱受水灾的侵害,尤其是在每年6月到10月的汛期,黄河水流巨大,给下游造成了洪涝灾害。

为了挽回这一损失,根治黄河水害。

在1954年,我国决定在三门峡修堤筑坝,修建一个集防洪、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水库。

为此,我国水利部特邀请了苏联专家,组成了一个几十人团队,开始了对三门峡大坝的设计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事开头难,70多人的专家小组,在来到实地观察地形后,不禁皱起了眉头,黄河流经潼关,潼关以上是地形开阔,以下是峡谷河段。大坝选址的地形都是花岗岩和中生代闪长玢岩,这个岩石比较坚硬,正常情况下厚度为90米—430米。

给修筑大坝增加了很大的施工难度,而且,要修建大坝首先要抬高河床,对陕西地区的防洪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斟酌再三,水利部决定开会研究这个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4月,在北京饭店,各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会上,来自前苏联的设计师,侃侃而谈,从防震等级、发电、灌溉、防洪等角度,分几个方面,各个角度验证了修建大坝的可能性。

前苏联专家科洛略夫说:“这个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狭窄的河床和湍流的水流可以很好的综合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的问题。”

发言结束后,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这样一个权威人士这样说,会上有不同意见的人不敢接话。

在一两分钟的沉默过后,一个微弱却坚决的声音从角落里传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对的声音

“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三门峡修筑大坝,把河水拦住,泥沙在水库上游淤积,那么上游的陕西怎么办呢?”

这个专家是黄万里,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他认为河水自然会夹带泥沙,黄河清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正是因为他的不同意见,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公开反对修建三门峡大坝,他将反对理由原因,写成文章《花丛小语》发表了,原本想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却因此被视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所推崇的文章。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个困难打倒,他在后来牛棚里一直学习,创作,研究黄河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不同意见的提出者是温善章,他觉得苏联专家对我国河流情况掌握得不全,甚至是一窍不通。

因为黄河和苏联的河道不一样,里面泥沙太多,他建议以“滞洪排沙”为主,大坝底部孔应当尽量放低加大,这样可以达到排沙出库,减少淹没土地,减少移民面积和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三门峡水库大坝的工程,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在得知有反对者的声音和激进派之间的矛盾后,周总理从中实际调研,居中平衡,四处协调。

最终双方都做出让步,大坝设计360米,施工350米,蓄水控制340米,大坝泄水孔底高300米。这些数据和淹没迁移人口人数和泥沙冲击量息息相关。

顶层设计好以后,在最强的中国基建的加班加点下,三门峡大坝主体工程于1960年完工,花费约40亿,耗时4年。并于当年的9月份开始了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一天开始,所谓的“灾难”降临了。

在大坝修好一年多的时间里,水库内的泥沙淤泥严重,陕西省潼关市的河床被抬高了4.5米,泥沙淤泥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一步步的开始向上游蔓延,关中平原里地下水水位上升,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盐碱化和沼泽化土地,这个危险已经直接威胁到了西安。

西安是我国文化古都,历史城市的佼佼者,而且兵马俑等地下文物,出土挖掘工作一直在持续,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受到了领导们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门峡大坝功能的转变

1962年,在河南郑州又开启了对三门峡大坝的讨论,经过激烈的研究,水利部决定三门峡大坝的作用从“蓄水拦沙”改变为“滞洪排沙”,在每年汛期将水库里水排空,不承担发电和灌溉功能,主要承担防御特大洪水的功能。

在这个时候,泥沙在水库里已经达到50亿吨了,新修建的水库,已经快达到二分之一容量饱和了,泥沙将底孔堵住。

过了两年,水利部又发起了关于三门峡大坝是否改建的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总结说道:“现在的关键是在泥沙淤泥,如果不改建,再过几年,水库被淤泥填满,上游的关中平原,乃至西安都会有危险。我们不能为了下游,不顾中游和上游,更不能为了下游,而淹掉关中。”

经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水利部在周总理的批准下,确定了双保方针,就是保西安、保下游。

这是三门峡大坝第一次改建,在黄河两岸挖了两个隧洞,铺设了四条管道,将泥沙排泄出去,大家说这是两洞四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五年,1969年,三门峡大坝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增加了4个洞,将坝底的8个底孔,全部炸开,为的是将泥沙排出去,这一次二次施工代价为8000多万人民币。

这个时候舆论四起,因为12年前,设计的时候,清华大学的黄万里,就说不能把这个孔全部堵住,要打开,但是当时前苏联专家要求用水泥堵住,现在将这些孔用炸开,不仅施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

二次施工的代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底孔被炸开后,三门峡水库平稳地过了一段时间,而且在灌溉、发电方面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水库上面的水青蓝碧绿,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引来了很多人打卡参观。

但是黄河水泥沙太多了,三门峡大坝不能一库定天下,虽然经过改造的大坝,能及时将泥沙排出去,但是下游防洪任务又在一定程度加大了。

由于黄河河道里洪水泥沙没有得到完全控制,黄河下游河道每一年都在增高,泄洪能力开始下降,三门峡水库已经承担防洪减淤任务几十年了,像一批“老马”一样,颤颤巍巍的在负重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负重前行的“老马”,在2003年不堪重负,爆发了,8月,陕西渭河流域在汛期,遭受了自然灾害,当时的洪水水流是5年一遇的水平,但是自然灾害却是近50年一遇的伤害。

这是陕西人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华县和华阴市,在经历了43天洪涝灾害后,生活水平回到了10年前,是1956年以来受灾最严重的一年。

这一次灾害让陕西省515万老百姓流离失所,财产损失82.9亿元,1080万亩农田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浪底工程施工对三门峡大坝的缓解

很显然,这批老马已经不能满足防御特大洪水的任务了,经水利部研究调查,决定在1994年9月,开始施工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主要是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在三门峡下游设置一个干支流工程,拦蓄洪水。

水利部修建小浪底工程的消息出来以后,社会上开始了对三门峡大坝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不是小浪底要替代三门峡大坝了小浪底工程现在承担着防洪、灌溉等新任务,陕西人民开始欢呼雀跃“是不是三门峡大坝解放了,关中平原泥沙淤泥问题彻底解决了。”

但是,反对者的声音也很强烈,绝对不允许再“一库定天下”了,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需要和附近的三门峡水库、洛阳陆浑水库、故县水库四个水库联调,才能确保黄河中下游的安全,任何一个水库缺失,都是一种很大的威胁。

如果这个时候将三门峡水库开始泄水,不使用。按照黄河目前的水沙条件,小浪底水库预计5到8年,就会溢满,黄河下游的防御体系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尾

谁也不敢下这样的赌注,所以三门峡大坝目前还在使用,相对于陕西人民的担忧,水利部也在考虑,会从中做平衡,在这几个水库中协调,以达到既不会威胁上游也不会牺牲下游的目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张纯成.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风险及其社会责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1)
:95-103.DOI:10.15991/j.cnki.411028.2011.01.009.
水博.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评价那段历史?[J].财经界,2007,(07):96-97.
李文凯.三门峡工程半个世纪成败得失——一项大型公共工程的决策逻辑[C]//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