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台湾地区的“新任领导人”赖清德,在其就任仪式上发表了一番十分荒唐的“就职演讲”。

作为民进党和“分裂势力”的代表,在赖清德当天的演讲报告当中,通篇都充斥着“脱离大陆”、“与中国剥离”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言论,也引起了海峡两岸所有同胞的激愤。

之所以赖清德和民进党能够有如此的“气焰”,所依仗的,也不过是背后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暗自帮助罢了。

然而,让赖清德没有想到的是,在其还未正式“就职”的时候,就被欧盟给泼下来一盆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外长更是当着美国媒体的面,公开表示:永远不会承认台湾所谓的“国家地位”,永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番话语,也再次表明,在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当中,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

那么,为何欧洲突然之间如此“一反常态”地站在正确一边?欧盟又将在接下来如何看待与台海之间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一上任就惨遭“打脸”

在5月20日,赖清德所发表的“就职演讲”当中,多次发表了意图“分裂国家”、煽动“民族分裂情绪”的内容。

在演讲稿中,赖清德故意提及“海峡两岸互不隶属”的话语,还将原先的“对岸”、“大陆”等中性词汇,改成了“中国”这样的用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目的,不过是想要在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台湾地区的民众,将自己从“中华民族”的意识认同当中分离出去。

甚至在演讲的结尾部分,赖清德还多次提及“国家”这一概念,想要明目张胆地宣扬自己的“台独”观点。

这顿时引来了海峡两岸和全中国人民的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还未等到愤怒的民意对赖清德和民进党进行冲击批判的时候,有相关媒体,就已经拿出了实际证据和国际认同,来对赖清德进行狠狠地“打脸”。

之所以赖清德敢于在“就职”报告中展现如此嚣张的态度,无非是依仗着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暗中支持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不断利用台海、南海地区的矛盾,一边在国际社会中制造话题攻击中国,一边在这些地区进行战略部署。

结果这也促成了台湾省内部“分裂势力”的诞生和发展。

然而,随着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往对民进党予以很大支持的西方国家,也逐渐转变了态度,甚至走向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5月16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布了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的专访。

在那次专访中,这位在西方政坛当中颇具分量的欧盟外长面对着美国记者的镜头,公开表示:欧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永远不会承认台湾地区所谓的国家地位!

这番话语,顿时引来了一番国际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作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人物,博雷利此番话语,基本上是代表欧盟27国,给台海问题下定了基调。

而为了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博雷利之后又强调着说到:“欧盟不承认台湾的国家地位,也不同台湾发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同时欧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一贯的、连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坚定的态度,也给刚刚“走马上任”的赖清德,泼下了一大盆冷水。同时也让赖清德演讲中的“国家”概念,被彻底摧毁。

毕竟之前赖清德和民进党的“底气”,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暗中支持,如今欧盟外长却直接代表欧盟给台海问题下了基调,那么自然是犹如当头一棒,将赖清德打得晕头转向的。

不过,向来作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为何欧盟如今会突然对中国表现出如此坚定的“支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选择站队美国

其实,作为西方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盟对于中国的态度,也如同美国一样,抱有着很大的敌意和警惕之心。

而对于台海方面的问题,欧盟也并非如同今天一般坚定,反而是曾经同样做出过不当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美贸易战刚刚打响的时候,为了响应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制裁禁令,欧盟也曾在半导体、新能源材料、互联网通信等多方面领域,对中国加大限制。

除此之外,在地缘政治领域,欧盟也曾经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边,对中国内政加以阻挠和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在中欧关系恶化的时候,欧盟曾经通过了一份名为《欧盟与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的政治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跳过中国大陆的管控,公然将欧洲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政治关系”。
除此之外,欧盟一些议员还提出将“欧洲驻台经济贸易办事处”升级为“欧盟驻台办事处”等提议。

结果顿时引来了我国的强烈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做法,完全是罔顾“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无视国际法令,推动、帮助台湾地区走向“分化”的道路。

刹那间,中欧之间的关系急速下滑。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又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此举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背弃立方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并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22年6月,欧洲议会又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刑警组织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的相关会议、机制以及活动中,支持台湾地区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参与进来。

这样的举动,几乎是明目张胆地在国际舞台上,为台湾地区的“国家”概念撑腰,帮助“分裂分子”鼓动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种种做法,本质上就是为了呼应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妄图从政治层面联合贸易制裁手段,不断给予中国压力,从而达到遏制中国迅速发展的目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发现,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下滑,不但无法对中国造成任何影响,反而使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法脱离中国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为了帮助乌克兰抵挡俄军的冲击,并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当中,欧洲各国不断加大对乌援助的力度。

结果源源不断的经济支出,却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效果,反而让自身陷入到了一系列经济麻烦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庞大的经济市场以及全球最强势的基础制造业,成为了拯救欧洲经济的唯一解药。

向来以“对华强硬”的态度而闻名欧洲政坛的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3月13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却一改往日的态度,公开表示:希望避免对华经济依赖,但不想让欧盟经济与中国完全“脱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还解释了在与美国总统拜登完成会面之后所采取的“立场问题”。

冯德莱恩强调到:欧洲只是试图确保将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降至最低,而不是在一场斗争中选边站。对欧盟来说,重要的是降低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5月中旬中方高层前往法国与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进行三方会晤时,两人也当面表示,与中国之间加强贸易领域的合作,对欧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180度的态度转变,也再次向全世界表明,在如今中国强势崛起的态势下,没有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能够忽视中国在推动国际社会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也无法彻底的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看到了欧洲始终无法脱离中国,所以在政治问题上,欧盟也认清了国际大局,选择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在将来的发展局势当中,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选择坚定地站在正义的一边,到那个时候,台湾地区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势力团伙,就将迎来彻底的孤立从而走向崩溃的末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欧洲的表态之外,在赖清德演讲的当天,国台办和新华社也分别发文,对其“分化国家”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同一时间,解放军战机也立刻做出行动,飞向距离台北仅有四十海里的地区进行常态化巡航,这番举动,也从正面向民进党和赖清德展现了强硬的回击。

在历史发展的大势下,台湾回归是不可阻挡的,“祖国统一”也是必将要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