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谢泽锋

编辑| 杨旭然

吃货的力量,超出人们的想象。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有“冰海之皇”之称的三文鱼近年来被国人大量购买。这一属于舶来品的鱼种,富含Omega-3(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

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和韩国,一举成为挪威冰鲜三文鱼在亚洲最大的市场。盒马、京东等平台的三文鱼在重大节假日通常都会被抢购。过去一年中国市场吃掉了8万吨三文鱼,相当于1300万条,展示了庞大的需求量。

由于生存环境苛刻、产量低、捕捞难度大、远洋运输时间长等原因,国内三文鱼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有三文鱼中的“劳斯莱斯”之称的帝王鲑,售价可达到4000元/公斤。

有预测认为到2028年,三文鱼可以撑起超1600亿元的市场规模。需求的推动下,国内企业也开始布局,有企业通过收购海外公司获得优质稀缺牌照,另外,通过扩大品类,淡水养殖虹鳟鱼,切入三文鱼市场。

不过,淡水养殖或低纬度养殖,更易出现疾病、寄生虫等问题,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中国要想成为三文鱼的主要养殖地难度很大,几乎是遥不可及。而吃货们的胃口摆在那里,三文鱼长期依赖海外的情况不会改变。

01 昂贵美餐

三文鱼一词最早源于“Salmon”,用来代指北大西洋中的一种鱼类。

他们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危险和悲壮,每年他们会洄游到河流上游产卵,途经瀑布、险滩,并且还有被吃掉的危险,搏击回游,最终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上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大西洋鲑来到香港时,因“salmon”的发音在粤语中类似“三文”,再加上可用“三纹”来描述鱼肉纹路,三文鱼就成了它的中文称呼。

目前,三文鱼并非只一种鱼类,而是几种具有商业价值的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两大类7种鱼,一类就是最初的大西洋鲑鱼,这类至今只有1种;还有一类是太平洋鲑鱼,共有6种。

三文鱼营养价值极高,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丰富,人体转化吸收率高。

肉质高蛋白质、低脂肪,不用担心长肉,因此是健身爱好者的最佳搭档;且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止老年痴呆;对孩子来说,多吃三文鱼可以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促进大脑发育,提升免疫力。

这些优点,让三文鱼走出了日料店,成为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美味,以及逢年过节送礼时的首选。但由于生存养殖条件非常苛刻、产量有限、保鲜技术要求高、远洋运输等,三文鱼价格长期昂贵。

其生长水域需要水质澄清、无污染;最佳生长水温为 8~14℃,并且多为近海养殖,对水中溶解氧要求高,因此,高纬度地区的挪威、智利、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是主要的养殖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的挪威三文鱼价格基本在100元/斤左右,稀缺产地、品种,以及更好部位的价格会更高。

生活在新西兰第三大岛斯图尔特岛纯净水域的帝王鲑,被誉为“三文鱼届的劳斯莱斯”,拥有与众不同的肉质结构,营养价值和口味绝佳,入口即化,甚至自带奶香味儿。

野生的帝王鲑极为稀少,目前全球出产量不到三文鱼总量的1%,每斤售价基本要达到2000元以上,食客们必须提前预定,通过及时空运才能体验到这种美味的最佳风味。

1999年起,全球人工饲养三文鱼开始超过野生捕捞,成为供给主力军。如今鲑鱼类(鲑鱼和鳟鱼)长期位列全球渔产品全球中最重要的品类,三文鱼更是多年位居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北欧地区的瑞典、芬兰的三文鱼人均消费量高达6-8kg(WFE),而我国的人均消费量仅为 0.06 kg(WFE),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需求不断增长,但三文鱼属于特定海域、稀缺环境下生长出来的优质食品,其价格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仍然会十分昂贵。

02 国产困局

由于三文鱼的特殊生存环境,高纬度地区的挪威、智利两国瓜分了全球80%左右的三文鱼养殖市场。

早在19世纪70年代,挪威人就开始人工养殖三文鱼,凭借对渔业的执着,挪威积累了深厚的三文鱼养殖优势。

1986年,挪威水产商人别克·奥尔森来到日本推销三文鱼,并大获成功,2000年左右,挪威三文鱼进入中国市场。

南美地区的智利,因其沿岸有秘鲁寒流,水温偏低,十分适合三文鱼生存,所以智利的三文鱼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全球前十大三文鱼企业基本由挪威、智利、丹麦法罗群岛、英国和加拿大把持。挪威Mowi(美威)公司长期占据头把交椅,2023年其收入达到55亿欧元,营业利润10.28亿欧元,收获量47.5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这背后,中国消费者是强大的推动力,中国早已超越日本成为进口挪威海产最多的国家,其中99.5%都是挪威三文鱼。2023年,挪威向中国出口了4.17万吨三文鱼,同比上涨65%,出口额暴涨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求井喷,国内渔业也盯上了三文鱼,但将这种阜外鱼种移植到国内,始终伴随着诸多争议,结局也并不美好。

2018年,13家会员企业参与制定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淡水虹鳟鱼也被纳入其中。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扶持虹鳟鱼产业。

在许多国家的认定中,三文鱼就是指大西洋鲑,而“淡水三文鱼”虹鳟鱼与大西洋鲑同科,但不同属,原产于北美洲,我国青海、甘肃、四川等地以淡水来饲养。

国产虹鳟鱼养殖及运输成本低,价格不到50元/斤,远低于进口三文鱼,但淡水三文鱼肉质纹理较差,口感干涩,生吃有腥味,还特别要注意寄生虫的问题。

因此,淡水饲养的虹鳟鱼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喜爱,甚至还引来了大量争议。

掘金三文鱼,还有一种思路是复制挪威的路径,即在我国海域养殖大西洋鲑。2021年,我国在黄海试验区成功收获第一批养殖大西洋鲑,这是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三文鱼获得丰收。

温暖海域成功养殖三文鱼,离不开“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属于冷水鱼,我国利用“深蓝一号”网箱的独创沉浮设计,在冬季,让网箱浮在海水表层,到了夏季,就把网箱沉到冷水团,降低温度。

加上补光补气等技术,三文鱼的成活率逐渐提高到80%。如今黄海冷水团每年可以收获30万条左右成品三文鱼,年产值超过一亿元。行业基本完成了起步。

但是,低纬度也意味着更易出现疾病、寄生虫等问题。时至今日,进口三文鱼,尤其是挪威、智利、新西兰等地的优质品种,依然是消费者购买的大头。中国养殖三文鱼实在无法脱离地理因素的困局。

03 高额教训

面对这一遍布黄金的赛道,国内企业从未放弃追逐。

其中涉足最深的要属联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团,但原本充满机遇的三文鱼市场,却让佳沃食品深陷巨亏泥潭,一度濒临退市边缘。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跨国并购。2019年,佳沃食品在大股东的支持下,斥资60.35亿元收购了智利三文鱼企业Australis 95.26%的股权。使得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全球优质三文鱼经营资源的企业,据其介绍,Australis“位列全球前十”。

但谁曾想,这却是一场来自大洋彼岸的资本骗局。四年之后Australis东窗事发,公司前实控人及高管明知养殖中心已经超产且违反智利环境法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并隐瞒董事会,在和佳沃食品签订交易协议时进行虚假陈述,导致对其真实价值产生错误判断,并以超过其真实价值的价格完成了并购。

屋漏偏逢连夜雨,收购完成后,国际渔业市场遭受突发事件影响,Australis随即陷入亏损。

2018年末,佳沃食品总资产才12.15亿元,在手资金刚刚过亿。为了尽快进入三文鱼市场,公司不惜动用了控股股东借款、可转换债券、并购贷款、筹划定增等等手段。

一番操作下来,这笔蛇吞象让佳沃食品连续5年亏损共计约34亿元,这笔收购甚至被称为“智利并购史上最大的丑闻。”

佳沃食品被坑惨了,现在已经将Australis前所有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2亿美元。公司此前构想的“优质蛋白+中国消费”的资本故事也只能往后延了。

除了直接收购外,一些中资企业选择加强和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4月29日,盒马与全球前三大的三文鱼养殖企业美威和赛马克达成合作,通过源头战略合作和大单采购的模式,每年采购70万条挪威三文鱼。数据显示,去年购买三文鱼的盒马用户同比增长了48%,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水产类目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国产淡水三文鱼虹鳟,仍在质疑中奋力追赶——改良的希望一直都在。目前,青海龙羊峡三文鱼养殖基地贡献了国产三文鱼产量的“半壁江山”。但虹鳟要想在挪威、智利、新西兰等地优质产品的夹击下突围,并非易事。

淡水养殖和地理纬度问题的导致的先天性缺陷,是中国本土三文鱼产业(包括替代品虹鳟鱼)短期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根除的。进口三文鱼已经占据消费者心智的情况下,其繁荣的跨洲跨洋贸易,还会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