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年,中国与外国签订了首个国际边境条约,这便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这份条约中规定,中俄东部的边境为外兴安岭、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也就是说,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领土,划归了中国清朝所有。

清朝之所以主动放弃外兴安岭以北的远东地区,主要有这么几方面考虑:

  • 第一,外兴安岭以北,地广人稀,冰天雪地,并不适合生存。即便拿下来,也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镇守,得不偿失。
  • 第二,清朝需要集中精力对付西北的准噶尔汗国,他们在沙俄的支持下,兵精粮足,大有吞并中原的气势。清廷做出让步,也是希望沙俄暂时停止对准噶尔汗国的支持。
  • 第三,摸不清楚沙俄的真正实力。与外兴安岭以北比起来,西北的广袤草原可就香多了。沙俄究竟有多大实力,清朝摸不清楚,也不愿意轻易尝试。

因此,对当时的清朝来说,息事宁人或许是解决边境问题最好的办法。不过我们要知道,中俄之间,除了东部有接壤,在中部也有大面积接壤地区。为何不趁着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机会,一起把中部的边界线也给划定了呢?这事儿居然拖了1728年才正式得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中部边境线。

距离签订《尼布楚条约》已经过去了接近40个年头了,当初意气风发的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都永远下岗了,这个时候沙俄才想起来要找清朝签订中部边境条约。

这份条约规定,双方以额尔古纳河到沙宾达巴哈为界限,这条线上详细测定了62个界标,将整个蒙古都划入了中国的版图。

当然了,沙俄也因此合法得到了偌大的贝加尔湖,这是亚洲第二大的淡水湖。亚洲第一大淡水湖是里海。

按照这份条约来看,整个外蒙包括唐努乌梁海(今俄国图瓦共和国)的18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都归中国所有。这也是一份合理合法的国际边境条约。

而且这份条约还弥补了《尼布楚条约》的一些漏洞,重申东部待议区乌第河流域,双方都不能出兵占领,保持原样。

这么一来,中俄之间在中部、东部的边境,可就都划定了。但是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不对劲。为啥要时隔40年才敲定这件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迟迟不愿划定边境,另有所图。

沙俄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的威胁了,这是他们捏在手里的重要筹码。

只要准噶尔汗国存在一天,那么清朝就绝不敢轻易对沙俄动手。既然如此,为何不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多捞点好处呢?

第一,早在1661年,沙俄便在贝加尔湖北侧,建立了伊尔库茨克城堡。

他们占领土地的方式很特别,在当地建一个城堡,方圆几百公里就都是他们的地盘了。也不问问当地原住民同不同意,不同意直接灭族处理。

这就是西伯利亚地广人稀的真正原因。

除了人少,这里动物也不多,为啥?因为沙俄来了以后,发现这里的动物皮毛非常保暖,因此开始大肆捕杀,直接导致当地出现了物种灭绝的现象。就拿紫貂来说,当时貂绒在欧洲和清朝都能卖出高价,结果沙俄直接把西伯利亚的紫貂搞成了濒危动物。

以伊尔库茨克为据点,沙俄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不断南下侵吞蒙古人的优质牧场,压缩当地蒙古人的生存空间。

所以说,等40年以后,沙俄再与清朝签订边境条约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侵吞了蒙古人民大量优质草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准噶尔汗国,成了沙俄吞噬蒙古草原的帮凶。

明末清初的时候,蒙古按照戈壁沙漠,分成3大片区,分别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以及漠西蒙古。

  • 漠南蒙古指的就是内蒙。
  • 漠北蒙古指的就是外蒙,当时称之为喀尔喀蒙古。
  • 漠西蒙古指的就是新疆、中亚的大片地区,又称瓦剌、厄鲁特蒙古。

这3大蒙古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漠西蒙古。当年在土木堡之战中,击败并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瓦剌大军,就来源于此。

后来瓦剌的后代形成了准噶尔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他们赶跑了土尔扈特人,侵吞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的领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汗国。

噶尔丹的野心很大,他们翻越了燕然山,直接吃掉了喀尔喀蒙古。而噶尔丹是和沙俄合作的,所以无形之中,就将本属于喀尔喀蒙古的巨大利益,都割让给了沙俄。

沙俄也利用这个机会,疯狂蚕食了蒙古的大片地盘。等到噶尔丹被击败以后,准噶尔汗国并没有消失。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依旧得到了沙俄的支持,在1716年,攻占了拉萨。康熙当时年事已高,只好派自己的十四子胤禵代替自己出征,于1720年击败策妄阿拉布坦,收复了西藏。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以后,继续东侵喀尔喀蒙古。这回雍正帝派遣岳钟琪出马,外加喀尔喀蒙古当地的势力一起,击溃了噶尔丹策零。

所以说,准噶尔汗国和清朝一直在争斗当中,这也给了沙俄足够的时间来侵略蒙古草原。不过有个问题,1755年,准噶尔汗国才被乾隆帝所灭,为什么1728年,沙俄就与清朝签订《恰克图条约》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发现,和中国贸易是真挣钱啊。

自从1689年以后,清朝就一直要求沙俄派代表来,双方一起勘定中部边界,奈何沙俄一直眼馋蒙古草原,所以迟迟不肯签约。

一直拖了1728年,沙俄忽然醒悟了过来,选择主动签约,这是啥情况?是不看好准噶尔汗国的发展了吗?其实这个时候沙俄发现,和清朝正常的贸易往来,能够挣很多钱。

那时候的沙俄正处于王位更迭频繁时期,内部动荡太厉害了,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1725年彼得一世去世以后,一直到1741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继位,这16年时间内,沙俄先后换了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二世、安娜一世、伊凡六世等4位君主。

这4位君主不仅在位时间短,而且有很大的问题。

  • 叶卡捷琳娜一世,只顾着吃喝玩乐,把大权都交给权臣打理,在位1年多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 彼得二世,12岁登基,15岁下岗,完全不理朝政,权力依旧在权臣手里。
  • 安娜一世,在位10年,她是彼得一世的侄女,得国不正,所以非常暴虐,在位期间处理掉了一大批俄国贵族,搞得民怨沸腾。
  • 伊凡六世,1岁登基,主少国疑,大权旁落,且是安娜一世的外甥女的儿子,得国不正,所以在位仅1年就被赶下来了。

如此动荡的时期,沙俄根本没心思继续向蒙古地区扩张。与其动武,倒不如好好做生意。《恰克图条约》恰好给了沙俄这么一个发展东方贸易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条约中规定,双方设立恰克图为两国贸易点,同时每隔3年,俄国商人可以前往京城通商,但每次不得多于200人。这可给沙俄带来了巨大的利好。

  • 首先,沙俄可以将中国的茶叶、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贩卖到欧洲,赚取高额的差价。同时将欧洲的商品贩卖到中国赚差价。
  • 其次,沙俄可以将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的皮毛,贩卖到中国市场,赚取丰厚的利润。
  • 此外,沙俄还能在清朝境内建教堂,宣传东正文化,传播信仰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通。

据统计,恰克图开市以后,光贸易税收,沙俄每年都能收到上百万卢布,巅峰时期更是达到每年600多万卢布。

而且单恰克图这一关的收入,就占据了沙俄全国关税收入的五分之一。就问你,如果你是沙皇,你还愿意跟这样的香饽饽打仗吗?躺着挣钱,难道不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票子,沙俄全都要。

虽说恰克图开市,为中俄两国争取到了30多年的蜜月期,但这不代表沙俄就此放弃了对东方领土的掠夺。

时间到了1858年,沙俄又开始对清朝操刀了。先占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后占了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包括亚洲第三大淡水湖巴尔喀什湖。

这还不够1900年,他们又占了80万平方公里的东北三省。在这儿呆了5年之久,要不是日俄战争战败了,他们差点就不肯走了。

为啥这时候就不想着通过贸易挣票子了呢?因为赔款来钱更快啊!而且土地资源的经济属性在19世纪末逐渐凸显,各种矿藏利用率逐步攀升,土地就是票子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如果康熙、雍正知道土地之下,还有石油、天然气、各种矿藏的话,估计他们也不会那么爽快地将远东和西伯利亚让给沙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