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的一天,贺龙,叶剑英,鹿钟麟三人齐聚中南海丰泽园,此次是毛主席做东,设宴款待几位朋友。

四人坐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谈国事,场面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饭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上菜?”

  • “再等等,还有一位客人没到!”

这位迟到的客人是谁?毛主席为何对他的年龄如此挂心?

冒名进黄埔第一人

1903年1月13日凌晨,位于湖南石门县的南岳寺村内一片沉寂,村民们早已沉入梦乡,突然天空电闪雷鸣,磅礴的大雨倾泻而下。

一户农家里亮起了微弱的灯光,隐约有妇人痛苦的低吟声传出来。

她叫陈英教,43岁,此时正在经历生产之痛,撕心裂肺的疼痛让她几乎要晕过去,在半睡半醒间,她似乎看到了一条蛟龙腾空而起,吓得她瞬间清醒过来。

突然大雨骤停,小小的山村恢复了宁静,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也接踵而至,陈英教生下了一个男孩,男主人郑定琼为他取名为“郑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洞国

对于这个老来子,夫妻两人异常疼爱,由于母亲生他时梦见了蛟龙,因此“蛟儿”便成了郑洞国的乳名。

郑洞国从小便非常聪颖,即便家中清贫,父亲还是决定送他去读书,希望他将来真的能如蛟龙一般,大有作为,郑洞国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7岁进私塾便能熟读《四书》和《五经》,14岁考入石门中学。

1919年,五四运动的热潮袭来,郑洞国放下书本,走出教室,怀着爱国之心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目睹国家危弱,遭受列强欺凌,他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弃笔从戎,用武力报效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在广州黄埔创办一所军官学校,一直对孙中山有仰慕之情的郑洞国得知这个消息后异常激动,进入军校不仅能够近距离接触偶像,还能报效国家,一举两得。

当时的郑洞国正在位于长沙的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读书,这个学校是他刻苦努力考进去的,但是相比于军校的魅力,这个学校不值一提,就在他兴致勃勃去找好友王尔琢,想要邀他一起去广州时,却发现他早已南下广州了。

郑洞国心急如焚,找同学借了60元钱,背上行囊便一路南下了,等他到达广州时已经4月份,在他兴高采烈前往招生报名处的时候,却被泼了冷水。

原来报名已经截止,希望落空,郑洞国十分沮丧,在街上随便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下来,准备留在广州当兵,等下次军校招生的时候再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洞国

就是这么巧,郑洞国刚住进了旅店,便巧遇了王尔琢,原来他住的旅店是一位湖南人开的,这次从湖南来的考生基本上都在这里落脚,看到老同学神情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