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经验,大战的必要条件是出现两个包含多数主要强国的力量基本平衡的阵营。现在西方阵营在联合国,不,在整个世界不说铜墙铁壁、一手遮天,怎么说也是叹息之壁。

俄乌与巴以冲突之后,伊朗总统昨日已亡,欧洲多国发生政变,从亚洲到欧洲的‘首脑遇刺’,种种巧合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凸显,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预言:

2025年,整个欧盟波及战争。

2030年,欧盟解体。

2050年,两大巨兽成形。

那么,这两大巨兽到底是谁?

小兽们都在互相撕咬与屠杀,而美国经济糜烂到了几乎完全受犹太财团所掌控,反犹太新约的出现,正在为犹太复国计划打响了第一笔,这一签,让加沙地带的那名说出“我将安静的死去”的男孩,其一语成戳的成为现实。

很多人不明白,美在西太平洋几十年策划出来的各种联盟不断挑衅中国,怎么还没打起来?这一点其实我会说,你可能真的没看明白,当局者迷,很多人的安全感来自家庭的优渥,而国家也是一样。

但美国看中国则截然相反,看到美国在尽可能的避免跟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又屡屡在边境类似南海台湾挑衅,看着是很矛盾其实一点都不,因为真的在南海和台海打一场遭遇战的话,其实美军是更有优势占到便宜的,但是又不敢动作做的太大,因为中国这边的反应太剧烈了,次次都像是要“玩命”。你来一两艘航母中国这边就两个战区一级战备海军倾巢而出,战略武器直接往脸上怼,虽然没有发射,但都摆在面前,直接把炮火以静态的样子先铺在面前,甚至先让你美国想好拿什么能防得住。这正是美军极力要回避的。

表现出来就是美国军舰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新闻两边都在赢赢赢。

二战中,各国都吸取了很多的教训,不如说是经验,中国经历得太多、太多、太多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量化这种多,中国这100年来的遭遇顶的上所有其他国家冲突的总和了,都挺了过来,所以更不会再小打小闹,收复台湾显然已经被定义成了小打小闹,因为中国已经比日本更加有远见。

琉球那个地方,就是让日本这么多年来都安静得出奇的一个点,台湾本在腹中,琉球才是前路上的几块烫脚之地。

军事对抗上的加注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利用强敌不敢更大程度加注的心理获得优势。这种加注就是远见,这与一些代理人吸附于霸强战争国家不同,顺境与逆境不能只看走向,而是看快慢。

中国要走快节奏,美国反而要走慢节奏,看图中的黑色小点,就是美军的基地,这么多年一点点的布控,韩日两国想撵都撵不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日韩全境在PLA中程弹道导弹射程之内,现役四/五代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均为劣势。

东风100的发射图已经全面覆盖东北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南亚在台海开战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终归是要变成PRC的势力范围,而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岛国会打成和二战类似的跳岛作战,不过这次优势方是PRC。

我还是一直觉得空军强才是真的强,当然现在已经三军联动的系统化作战了,虽然轰六的缺点就是亚音速不隐身,但是数量极大,几乎占全世界能出动的战略轰炸机的一半!

之所以强调能出动,因为根据老美自己的说法,B2和B1b的出勤率很有问题,紧急升空的话有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法起飞,那么要比就比美国,轰6和B52隐身能力和速度接近,但是载弹量小,不过保守估计二三百架的数量是B1b(六十多架)好几倍,而说B2虽然亚音速但是能隐身,但那玩意一共24架,老美自己还摔了不少,而且我国的反隐身雷达的探测能力还是比较保密的,但是就凭之前南海上歼20能突然出现在F35身边,就能判断我国至少有探测隐身机大概位置的能力,B2的雷达反射面至少不能比F35小多少。

B1b超音速但是不隐身,那好办,它又跑不过导弹,像现在的pl-17这种射程能干到500公里,不可逃逸区都200公里的东西,老美的新一代空空导弹不赶紧列装的话战斗机都未必玩的过,更何况不知道为什么PLA好多战斗机的设计指标本身就像高空高速截击机打能发现的轰炸机更是一等一的好手。

所以,我总是在极速发展的局势之下,在看一种定论,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确实是对的,虽然起步太晚,但好在数量跟了上来,这个抉择真的太有远见了。

说得太多了,对于军事武器方面,还是有功夫的时候单拉一篇文章再写,上一次写反隐的突破读者都很支撑,达到了几十万阅读,高达4.6语音阅读,这是我没想到的,可能在局势愈发显现之际,大家确实开始朝着最实际的物理实力层面去探讨。

简而言之,目前阶段,新冷战格局外加局部热战,斗而不破,这将是见证一个拼手速、拼供应链、拼打造的最火热的时代,一战、二战的先例在前,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第三次世界不论如何结束,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是用棍棒和石头。

这个科学巨人的意思其实很明确,三战,一定是一场终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