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城市社区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强组织力,构建协作“共同体”

石嘴山市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织密“社区党委(总支)—网格片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基层治理三级体系,搭建党组织、居委会、居民共建“一核多元”架构,实行党支部书记与网格长“一肩挑”,党员“包片联户”,通过“红细胞”激活“微网格”。健全共建单位“吹哨、报到”制度,建立区域党建共建项目认领机制,依托服务窗口、邻情驿站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走访了解需求,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难事共助的协同共治格局。深化社区治理“一书三单”制度,盘点社区共治资源,以实际需求定制服务项目清单,签订“一书”768份、“三单”340份,实现“网格发现、社区上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夯实服务各族群众的组织基础。

激发自治力,用活群众“智囊团”

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体系,搭建居民、网格、社区三级民情议事园、社区议事园和党群民主议事会三大平台,组建“民情收集队”,定期入户走访,依托社区公众号平台、社区微信群、小程序调查问卷、电话等线上方式征询群众意见,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3000件,推行民事民议民决,开展协商活动820余次,参加协商人数1.2万余人,解决问题2131件,各族群众基层治理参与度更高,情感纽带系的更紧。在无物业小区成立红色物业理事会,网格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物业公司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效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引导居民各展所能,各施所长,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初心传习小分队”、百姓义务宣讲团、老兵红色宣讲团等群众队伍,开展“小马扎课堂”“楼栋微课堂”“口袋游园宣讲”等活动,用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通俗化的语言表达,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嘴山故事”,弘扬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升服务力,打造生活“幸福湾”

聚焦服务群众需求,加大硬件建设,统一规划“一室八中心”标配,持续完善服务功能,让各族群众就近办事、就近学习、就近活动更加便利舒适。升级改造社区文体广场99个,配套晨晚练站点142个、健身路径471套、健身驿站5套,居民家门口锻炼更便捷安全。提升“软件”服务,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市级调度指挥中心,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在大武口区金山社区、汉唐社区等9个社区打造15分钟助老生活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运用“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全面采集社区网格人、地、物、事要素信息并动态更新,线上宣传惠民政策、发布社区动态,实时回应咨询、解决诉求,形成便民服务圈,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1个社区获评全区“百佳品牌”。

提振精神力,同奏民族“团结曲”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文化活动,举办“石榴籽”文化节、健康舞展演大赛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群众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讲好“石嘴山好人”故事,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冬季无冬闲 书香进基层”等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了精神文化“大餐”,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次认同。广泛开展传统节日同过、团结故事同讲等“红石榴”系列活动,利用中秋节等7个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760”主题活动,在社区举办“庆佳节、增共识、促交融”“我的社区我的家”“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各类联谊交往活动,鼓励支持各族群众交朋友、贺节日、促和谐,推动邻里关爱、守望相助,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零距离。

来源:宁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