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总会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女同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你永远都猜不到,现代人的解压方式能有多“野”。

有人喜欢陪孩子写作业,一边看着他在题海里苦苦挣扎,一边快乐地玩着消消乐,两厢对比之下,就有了一种“幸亏我熬出头了”的快乐。

有人下班后只想往沙发上一躺,抱着自己的狗子,刷着“整理驴蹄子”的视频,看着驴蹄子一点点被修整,变得整齐,仿佛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也被随之整理。

而近两年,有一种新的解压方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就是:

种菜(地)。

01

阳台上的桃花源

说起来,年轻人们对种菜上头,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苗头了。

虽然他们每一天都在早自习和早高峰之间挣扎。

但只要说到《开心农场》,即使是凌晨两三点,也能定闹钟爬起来给农田浇水和施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一块披萨

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凌晨起床拿手机“偷菜”的激情,但对种菜(地)的热情,却始终存在。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的二次元,沉迷于种菜的人们,在面对“要不要种个菜试试”这个问题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个答案:

我愿意!!

有的种菜人,在面对各种考试资料时愁眉苦脸,每一天都要反问自己800次:这个“破玩意”我是不是非学不可?

但一说到学习种菜经验,能为了翻几个经验贴,从某瓣看到某书,从小破站看到某乎。

只恨自己没长800双眼睛、400对手,不能在最短时间里,整理出世界上最全、最丰富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学习之外,种菜人在实践方面更为努力。

“富有”的农场主们可以在自家天地或者朋友的农田中放肆享受种植的快乐。

较为广阔的种植空间,给了他们更多尝试的可能。

而没有农田的农场主们,则开始充分利用自家的天台和阳台。

开阔的天台只要稍加“亿”点点改变,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农场。

小到生菜、番茄,大到葡萄、西瓜......都可以适量安排。

虽然“农场主们”平时有电梯绝不走楼梯,饮水机离自己稍微远一点都懒得去。

但为了种地,他们可以将远超水桶重量的营养土,一袋一袋地搬上天台。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俺对土地爱得深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养一尾鱼

没有天台的农场主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小阳台。

几平米的阳台,只要稍加规整,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然后在种类和数量上加以精挑细选,就能拥有一个小型的“阳台菜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有条件要种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菜。

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种菜,虚拟的世界里,也要种菜。

别管是末日生存游戏,还是世界观庞大的动作模拟游戏,只要有种菜系统,就必定有玩家沉迷种菜,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剧情什么的,哪有种菜重要?!

剧情一天不跑不会改变,菜地一天不打理,浑身都刺挠。

02

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桃源梦”

年轻人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喜欢种地?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可能都是:要么为了省钱,要么为了省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

阳台种菜这件事,看起来方便、容易、省钱又便捷。

实际操作起来可谓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压力一波又一波。

种菜前,幻想着春天播下种子,在阳光雨露中,缓慢发芽,到秋天就有了吃不完的蔬菜水果。

种菜后,发现春天播下的种子根本不会按照自己预想的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为自己会快乐地面对种子生长太好,吃不完的苦恼。

实际上面对的是一盆种子只有2-3个发芽,不知道是该全扔了换新的,还是就守着那两根独苗,做最后的挣扎。

让人更加苦恼的事情是:

种子发芽的不多,但农场里长出来的虫子也不少。

如何处理这块虫子很多、菜苗很少的地,就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留着,觉得恶心。

扔了,心疼自己的菜苗。

左思右想,到最后,只能忍痛选择第三条路:为“菜”付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无所事事张小明

有经验的阳台农场主,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虫子少,或者适宜在家种植的蔬菜种类。

而缺少经验的新人农场主们,则只能打开各种社交平台,翻找各种经验贴,然后再打开网购APP,含泪下单。

说到为“菜”付费,驱虫设备和各种室内补光灯,其实都可以算得上是奢简由人的选择。

真正避免不了的,是十几块钱一袋的营养土,几十块钱一袋的肥料,以及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的种子和秧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文雯

分开看,每一个的价格都不高。

但不同种类,不同东西,零零散散地购入,花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运气好,经验丰富的“农场主”,还可以将各类“耗材”循环使用,看着秧苗茁壮成长。

运气不好的,就只能在社交平台吟诗一首了:

《致富拦路虎》

种菜一千五,难诉心中苦;

剩菜来堆土,蚊虫飞满屋。

炒了三盘菜,一根一百五;

育苗又铲土,实则原地杵。

又花钱,又费时间。

但这依旧无法阻挡年轻人种菜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钱,就想办法降低支出:用完的奶茶杯子,超大的水桶,每一个可以重复利用的东西,都被拿来种菜。

没时间,就从零碎时间里面挤。

经常加班,还想要感受种地的快乐,那就在办公室种菜。

小小的空间,也足够让一颗种子成长。

塑料杯子里,也能结出好看的番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AJIMA

一点点长大的它们,孕育的不仅仅是种子,也是打工人们对未来的期望。

生菜,真的能够“生财”吗?

未必,但它绿油油生长出来的样子,却一定能抚慰一颗因为加班和PPT而劳累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威咕gi

一颗小小的香蕉枝丫,真的能够“带走蕉绿”吗?

未必,但看着它从青嫩的绿色转为成熟的黄色,却能让每一个习惯了在钢筋水泥格子间里生活,习惯了夜晚灯火通明的打工人,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品尝到自己精心照料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刻,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闷,对未来的彷徨和对现在的迷茫,所有负面情绪,都得到了纾解。

袁隆平先生曾说过,人就像一颗种子,我们拼命在土地间播撒,收获的其实是一个更健康的自己。

那些破土而出的幼苗,是健康生长的蔬菜,更是从大地中获得能量,准备与世界再交手300回合的农场主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香肠豆花特调

03

“种植DNA”的觉醒

中国人,是有一些“种菜情节”的。

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太空,所有有中国人涉足的地方,人们都不免关心:

那地方能种菜不?

2020年,“嫦娥五号”带回了月球的土壤,人们遗憾得知它不适宜种菜后,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那不是白去了吗?”

“月球不行,咱可以换个球吗?”

换个球虽然不能,但科学家们在经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后,还是找到了在月球实现种植的可能。

网友们对此表示:

“这才对嘛,我明年的目标就是种遍星辰大海。”

这种对“种菜”的热爱,是在中国人经历千百年的农业发展和种植文明后,刻在DNA里的记忆。

从《诗经》到《史记》,从“神农尝百草”到“杂交水稻”,许许多多的著作、传说、发明,都与“种植”有关。

最开始,先辈们只能种植本土植物,后来,我们开始引进其他国家的蔬菜物种,再将之培育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

种类逐渐丰富,人们的生活也在逐渐改善。

千年的农耕文明,就是千年的传承。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无论是什么朝代,无论是什么气候,祖先们从未忘记勤恳耕种。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这是前人传下来的智慧,也是中国人对土地、对种地的执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这看似简单的愿望,早已成为现代人遥不可及的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也有诗与远方”。

但与追求梦和未来相比,更现实的情况则是“有时间的没钱,有钱的没时间”。

在难以喘息的城市生活中,“菜园”就像是一个避难所。

在这里,没有写不完的报告,做不完的PPT,没有一日重于一日的KPI和开不完的会议,只有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和沐浴在阳光下的秧苗。

它们让年轻人们意识到:

原来远方,其实可以就是自己的一个阳台,原来追求的诗意,就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为“现代陶渊明”,过真正意义上的“田园生活”。

可那又何妨呢?

土地,总会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日互动

你都养了些什么小植物?

评论区告诉我8~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