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时期,中国和苏联对于朝鲜军队都提供了帮助。尤其是中国,3年时间派出志愿军官兵240多万人次,甚至远超朝鲜本国军队人数,成了朝鲜战场上的中流砥柱。苏联则通过低价出售武器(其中中国得到60个师的苏制武器,一部分是战争结束后才到位),以及半保密性质出动部分空军战机和飞行员的方式,来支援朝鲜战场。其实苏联五十年代初的军力远远强过刚成立的新中国,为何苏联不肯公开出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美苏两大国平衡的因素。朝鲜战争之所以爆发,苏联负有很大责任。二战结束后,美苏分别扶植南北方政府,半岛呈现力量均势。这对于朝鲜民族不公平,但南北方都无力打破这种平衡。1950年斯大林首先进行博弈,苏联政府默许并怂恿朝鲜军队向南进攻,还提供了远远优于南方的苏式步兵武器,这才直接导致了战争爆发,实力占据上风的朝鲜军队一度接近占领半岛全境。苏联在幕后操控,本来就理亏,如果在美军仁川登陆扭转局势后,苏联再直接出兵朝鲜,就完全处在“挑事者”的角色定位上了。为了不打破美苏在半岛的平衡,苏联始终没有大规模出兵,就连苏联飞行员也是以中国空军的名义出动,这在交战双方之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果美苏公开对打,不要忘记49年时苏联也有了核弹,全球将出现严重的核战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客观的兵员条件。苏联在41-45年这短短四年时间内,因为面对强悍的德国陆军而损失兵员、百姓合计接近两千七百万人,导致国内男女比例到50年代还处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苏联如此庞大的国家(50年代国土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如果不能快速恢复经济促进生产,将比其他国家加速出现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与本国国土生死攸关的战争,苏联轻易不会投身一个异国战场,何况对手是全球军力最强的美国。而朝鲜战争在其非核心区域的远东地区爆发,不投入100万以上的陆军还不管事,这显然大大超出当时情况下的苏联兵力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因素容易被人忽略,其实也很重要。朝鲜是中国的陆地邻国,东北大量地区唇齿相依,苏联则只有14公里边界与朝鲜接壤,这点区别是很大的。苏联虽然在东北亚有重大利益需求,但1950年中国在美机轰炸中边民生存受到威胁,反击是必要而有理的,苏联却完全不存在这种直接危险。战争不是儿戏,参战的理由还是很重要。苏联如果直接公开派陆军进入朝鲜战场,面临的国际压力很大。为此斯大林曾明确电告朝鲜方面:战局不可逆时,人民军可以撤入苏联境内。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苏联不会直接派军进入朝鲜境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