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威县法院认真贯彻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求,探索少年审判工作路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2024年以来,共审结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6件11人,206件家事纠纷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探望权等相关的案件31件。

一是丰富普法菜单,强化少年普法针对性。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桥梁”作用,8名法治副校长向县9个中小学校提供“点餐式”法律服务,内容涵盖教育、咨询等方面, 有效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今年以来已举办普法活动5次。邀请中小学师生走进法院,“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院文化。通过实地参观、旁听案件、模拟法庭等形式,将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融为一体,2024年4月,邀请县一中师生70余名入院参观,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宣传氛围,普法照片被河北长安网采用刊登。

二是完善保护措施,促成机制落实规范性。与县妇联制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反家暴工作实施意见》等,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举措。举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3次。针对未成年人监管教育的短板和不足,规范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家庭教育指导令、司法建议书内容及程序,筹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 2024年截至目前,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对未成年被告人或被害人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7次,惠及21名未成年人及家属。进一步统一离婚、子女抚养探望等裁判标准,少年家事纠纷案件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2.6%。

三是统筹审判力量,协同综合施策多元性。选派掌握心理学知识、善于做调解工作的资深法官担任家事法官,将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少年法庭,集中审理涉家事和未成年民事、刑事案件,以审理机构专业化推动少年家事审判融合发展。与妇联、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建立少年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择优选任了解女性心理、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民陪审员 29 名,促进少年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

四是抓实调解过程,推进纠纷化解实质性。加强诉前化解,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依托专业调解室、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专家等力量,深入开展诉中调解工作。2023 年以来,威县法院审结少年家事案件调撤率约56.39%,一审服判息诉率 92.03%。做实判后回访和帮扶,联合社区街道、司法行政等部门,定期开展判后回访,并积极与民政、妇联、检察等部门加强协作,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及时申请司法救助,为未成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李佳媛(实习)

责编:白俊宝

监制:殷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