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只要是申请,自然是有很多留学中介/工作室供人选择,但是当年的我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自己上 NUS 的官网研究学院的官网,记下所有需要的申请材料和日期,保证自己在 deadline 之前提交成功。一般来说,是要有语言成绩,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本科成绩单等等,其中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属于留学文书范围,是需要自己准备的,但是也催生了相关的一个产业——留学文书写作。换句话说,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写这些文书,也可以找相应的中介或者工作室帮忙写这些文书,不管哪一种,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的是,文书就是为了展示自己,如果一位从来都不认识你的人能够通过看你的这些文书觉得你这个人“哎呦,不错哟”,那就说明够用啦!

不过也是因为自己走过这条路,反而更是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即使英语很好,也会选择找中介。就算不论网申和整个申请阶段各种杂七杂八事情的复杂程度,单说申请材料的准备,就已经不是英语程度高低的问题了。就算我是莎士比亚,也很担心:啊,我这种语言风格会不会和招生官口味不搭啊?这么写真的可以吗?这个词放在这里足够礼貌的吧?……最后就变成束手束脚,对自己充满怀疑。

所以,很多时候,不管是网申还是文书,找中介还是找学长学姐,求的是一个心安。有时候也会觉得,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地向他人求助,是一种情绪健康、善于表达的能力。

说回到均分。均分 85 以上是很好哒,我当时的成绩其实没有你这么好,两个专业一个均分 85 一个均分 80,但是这种分数本身是没办法横向比较的,因为每个学校给分的标准不一样(像我们同班的有两位都来自上海某大学同专业的同学,其中一个均分就是 85+,结果被另外一位 diss 说均分太低,正常普普通通就能到均分 90 的)。更多的是纵向比较吧,如果此前有录取过和你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才会有一个纵向的成绩比较,因为同一所学校的给分程度还是更相近的。

特别是新加坡,还没有变态到英国那种程度,按照学院层次还划分成了各种 band,每种 band 还给出了不同的均分分数线。这种一刀切,我反正是觉得太不合理了,又不是全国统一给分标准,这个东西误差也太大了吧……

因为我的成绩没有很亮眼,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当时申请成功主要是占了文书优秀的便宜(没错,此处就是在为当年的英语水平以及优秀的脑子打 call),包括简历上有关校内校外实践的经历。故在此,奉劝楼主,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充实一下自己的简历,找实习这种的肯定是要的,但弊端是只要是中国学生,都走这同一个套路,楼主若是想脱颖而出,最好同时还能有些不流于大众的经历,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听说过差异化吗?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差异化的人设!

语言成绩雅思托福都接受,因为有效期是两年,同学们可以在大二开始准备,大三就开始考啦,至于说其他文书,如果找中介写,那就大三开始找就够了,如果自己写,就好好控制一下自己不要拖延。

一切准备好之后,要在 学校官网上用网申系统申请,每一步都按照指示进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