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年轻的三甲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如今已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医院之一”。

作者|赵小桦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区属医院进入上海申康绩效管理体系

据上海市东方医院官微消息,4月28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共同支持上海市东方医院纳入市级医院综合绩效管理体系签约仪式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海市东方医院官微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表示,此次签约,是首次将区属的三级公立医院纳入市级医院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是对医院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项开创性举措。

据悉,此次合作,将通过建立联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东方医院纳入市级医院综合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升级、创新发展,率先探索出区属三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对此,同济大学副校长、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表示,东方医院将以此次签约为新契机,聚焦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诊治和医学科技创新,争取早日建成临床诊治中心、医学创新中心、医学教育中心和医学人才中心。

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最初立名为“浦东医院”,后几经更名,1993年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医院由黄浦区划归浦东新区管辖,遂改现名“上海市东方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海市东方医院官网

该院设北院、南院、东院(正在建设中)三个院区,开放床位1780张,2023年门急诊人次逾300万。拥有心血管病、急诊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近20个。与60余家海外保险公司签约就医服务,年服务外籍患者3万余人次。

在最新的“国考”中,东方医院排名第76位。2021年度综合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58位,五年综合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57位,均进入上海十强,17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约250人次。

此外该院还进入了第三方评价机构艾力彼的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100强”名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在名院如云的上海滩可以说非常惊人。

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由国人自创的小医院到区属龙头、上海知名三甲,上海市东方医院如今已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医院之一”。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上海滩最年轻的三甲医院,东方医院的多项指标超越一些上海老牌三甲医院。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方医院期以来重视从机制和资源上支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没有优秀人才,医院的发展是空话

谈东方医院的发展,前任院长刘中民是无法绕开的人物。他是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曾执掌东方医院长达2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2010年底,东方医院从二甲跨越晋升为三甲,成为浦东新区本土首家三甲医院。

刚到东方医院时,东方医院全院上下最缺的就是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学科,医院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于是,刘中民利用所有的资源去寻找人才。医院平台不高,刘中民就靠诚心实意去打动他们。

胆石病专家胡海是东方医院较早引进的专家之一。2004年,胡海加入东方医院后,把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打造成声名远扬、2020年营收超1.5亿的超级科室,还发起成立了东方胆石病医生集团。他所创建的东方胆石中心,是中国三甲医院中唯一的胆石病专科,创造了单病种年手术量近一万的传奇。

此后,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东方医院的人才的渴求也更为强烈,先后引进肿瘤、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等多个领域的一大批顶级专家。

如2016年底,国内肿瘤内科界胃癌专家“北沈南李”中的“南李”——上海知名肿瘤专家李进教授加盟东方医院出任肿瘤医学部主任。2019年1月,国内顶级心脏外科专家、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万峰教授辞别北京,加盟东方医院担任心外科主任。

也是这一时期,知名心脏学专家杨兵也加盟东方医院。在加入的四年里,他带着南院心血管内科,逐步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据悉,加入的第二年,杨兵进行的一例手术还被称作是“心律失常界的珠穆朗玛峰”。

“现在想来,那些年我‘挖’过来的人才,包括陈义汉,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者,六年后成为浦东本土第一个院士……他们后来也都成为了东方医院的中流砥柱。”刘中民曾这样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陈义汉是一位知名的心脏病学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陈义汉就开始兼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后于2022年1月从老院长刘中民那里正式接过医院发展的“接力棒”,带领东方医院迈向一个新台阶。

陈义汉上任后延续了东方医院对人才的一贯重视,陆续吸引了“中国心脏重症领路人”张海涛、著名肿瘤专家周彩存教授等多名专家加盟,担任相关科室主任。据介绍,周彩存从事胸部肿瘤精准诊疗工作30余年,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而在2023年,共有556位新员工加入东方医院,其中不乏高层次临床专家、优秀学者和青年后备人才。此外,东方医院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一批老“东方人”的贡献,如胃肠外科(北院)主任韩俊毅。从“新东方”到“老东方”,从团队成员到独立带团队,从住院医生到科室主任,在东方的22年里,他带领团队在专业、科研、学术三面开花。

引进人才也分阶段

留住人才很关键

刘中民曾介绍,在东方医院,引进人才是分阶段的。最初只要他在三甲医院工作过,或具备硕博学历,一概作为人才引进,而且基本都被任命为科主任。

伴随东方医院的快速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第二个阶段,东方医院聘请了很多浦西老牌三甲医院的大主任到东方兼职,带领院内主任往前走,形成一种“不为所有,为我所用”的模式。

在东方医院被评为三甲医院后,东方医院马上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放眼全球,引进世界高端医学人才,另一方面着重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

刘中民表示,二十多年间,东方医院的科室主任经历了四到五轮的更换,只有这样不断洗牌,才能源源不断为医院、为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陈义汉认为,尊重人才是东方医院的情怀,也是发展的根本所在。但光谈人才是“纸上谈兵”,关键要有机制,要有投入。

在人才投入上,东方医院充分考虑人才发展的机制,让人才不仅愿意来,还能长久留下。为此,医院要帮助他们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孩子上学、家属工作、住房、实验的软硬件、临床科室的施展机遇等。

据其介绍,当年,在刘中民等老一批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为了人才能够拎包入住,他们把临时公寓中的全套生活用品都安置到位,甚至把床铺都铺好了,让人才有了如归的感觉。这些年来,东方医院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刘中民曾透露,有一次,为了引进一个人才,专门把一个位置空了五年等他,最后他被感动了,选择加入东方,期间经历了很艰苦的心理搏弈过程。说白了,资源都是有限的,最重要的还是靠感情、事业、待遇,这也是今天的东方医院能够广集人才、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

刘中民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加入东方医院。从最开始的“十顾茅庐”去请一个人,到现在可能五分钟就谈妥乐意加盟,说明大家对东方医院这个平台越来越认可。

此外,在陈义汉看来,医院也要培养医学人才。好的医生需要学校的培养,更需要医院的培养和锤炼。培养医学人才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使命。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官网、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建院100周年纪念文选(1920-2020)(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