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匈奴当时实力强大,但为何在汉武帝的反击中失去了往日的雄风,而且据说杀伤了10多万人?

实际上,评估一场战争对社会的影响不能仅仅以军事层面的伤亡数字为唯一标准,还需考虑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因素。

这个问题的解答相对简单,尽管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一系列战争中,只有10多万匈奴军队伤亡,然而这一系列战争对匈奴人的其他方面却造成了致命的冲击。

这个致命的冲击在于,匈奴人赖以维生的经济基础遭到了摧毁,他们失去了唯一的生存资源,这才是最为致命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人的经济根基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北方草原上,匈奴人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畜牧业。由于草原地势不适宜耕种,匈奴人只能通过放牧,依赖牛羊成为唯一的生存资源。

留意,畜牧业对匈奴人来说不仅是主要的经济根基,更是唯一的生存资源!

一旦失去这两者,匈奴人将面临生存威胁。

在古代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畜牧业和中原的农耕一样,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畜牧业要有良好的发展,首先需要避免天灾,其次需要拥有优良的放牧场地。

天灾一旦发生在古代,其影响将极为严重。然而,匈奴人和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灾害处理方式。

匈奴人遭遇天灾,例如极端低温气候导致草原上的牛羊冻死,使匈奴人缺乏生存资源。

为了维持生计,匈奴人将举兵进犯中原,带着骑兵劫掠中原,寻找物资。

而中原地区,由于天灾只是影响局部地区,朝廷便会调动府库和其他地区的物资到受灾地区进行赈济。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备更强大的抵抗力。

当然,真正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放牧需要优良的牧场,而牛羊则是匈奴人唯一的生存资源。战场上匈奴兵的伤亡实际上是次要的,真正带来致命影响的是匈奴的优良牧场被占领,牛羊被俘。

他们唯一的经济支柱被摧毁,唯一的生存资源被汉朝占据。

这其中,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地区——阴山山脉!

阴山山脉位于今天的内蒙古中部,南面是河套草原。在汉朝时代,阴山山脉到河套草原这一广大地域是天然的优良牧场,更是匈奴人的生命线。

而汉朝对匈奴的反击正是从这片广袤地域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是如何摧毁匈奴的经济根基的?

卫青在他七次出征匈奴的军事征战中,有几次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

首先是“河南之战”,通过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卫青成功夺回了“河南地(河套草原)”。第二次是高阙奇袭战,卫青一举击溃了阴山山脉一带的匈奴右贤王的势力。

这两场战役看似在纸面上的敌军伤亡数字并不大,河南之战中,卫青俘虏和斩杀的敌军仅有三千余人,高阙奇袭战中,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杀敌数字,只提到俘虏一万五千人。

然而,这两场战役的关键并非在于匈奴人的伤亡数量,而是在战略层面上对匈奴产生了致命的打击!

河南之战中,卫青收复了河套地区,夺得了数百万头牲畜,这才是最为致命的一击。

河套地区是天然的优良牧场,而牛羊则是匈奴人唯一的生存资源。这两者都被卫青一战夺取,匈奴人失去了牧场,失去了生存资源,他们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与农作物不同,牲畜无法像农田一样多次收获。匈奴人的牛羊繁殖周期较长,而失去了牧场,其他环境条件又不适宜放牧。

此外,河南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年,卫青再次出击,进行了高阙奇袭战,彻底击败了驻扎在阴山山脉一带的匈奴右贤王。

在高阙奇袭战中,夺取的牲畜数量更是达到了千百万头的规模,这直接摧毁了匈奴人赖以生存的唯一生存资源。

失去了阴山和河套草原这一带的天然优良牧场,损失了数百万头牲畜,可以说,匈奴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被彻底割断,这是致命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是由霍去病主导,同样对匈奴产生了致命性的打击。

首先是第一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军千里转战,越过焉支山,对匈奴造成重创,斩杀匈奴的折兰王和卢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