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末的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的指挥部内,师长正在和政委进行交谈,准备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这时,几个志愿军战士突然从门外闯了进来。这几个人先看了一眼师长,然后就站在那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是谁都没有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看着他们欲言又止的样子,这时,师长发话了:“你们几个有什么事吗?”听到师长问话,这几名战士脸憋得通红,互相拉扯对方,想让其他人先说。

拉扯半天,最后还是一名小战士鼓起勇气开了口:“师长,现在外面都在说你的事呢”。师长疑惑地问道:“说我什么事,我有什么事好说的”

小战士看了看师长的脸色,红着脸说道:“外面的人都在说,敌人打上来的时候,师长你吓得连裤子都没穿,光着腚就跑,我们几个不信,和他们吵了一架,来问问师长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师长听完这话,随即变了脸色,严肃地说道:“胡说八道,这是谁说的,我什么时候吓得没穿裤子,光着腚跑了,这是谁传的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这名师长究竟是谁呢?又为何会传出“光着腚就跑”的谣言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娃娃将军”

这位师长的名字叫做邓岳,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师长。

1918年,邓岳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出身农家的邓岳从小就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与压榨。

在他12岁那年,中国共产党已经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种子四处开花。此时,邓岳也听说了红军,在大家的描述中,红军是一支由穷人组成的队伍,专门为穷人们办事。这让出身贫苦,从小受尽苦难的邓岳很是心动。于是,他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小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岳

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有很多像邓岳这样年龄很小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家境十分贫困,从小便饱尝人世艰辛,无依无靠,为了寻找一条活路而加入了红军。因此,当时的红军战士们便亲切地称这些小孩子为“红小鬼”

从小在红军中长大的邓岳对红军有很深的感情。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由于缺衣少食,再加上卫生环境极其恶劣,邓岳不幸得上了重病,一直高烧不退。

有一天,红军到达了一处新的落脚点,此时的邓岳已经连续烧了好几天,可因为药品供应紧张,他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趁着队伍休整的时机,邓岳终于可以停下来歇歇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就在他迷迷糊糊地昏睡时。一个人叫醒了他,邓岳抬头一看,这人是自己的班长。只见班长从怀里掏出了几块大洋,放到邓岳的手中,对他说道:“邓岳啊,你看你病的这样重,要是继续跟着大部队走,你的身体一定会撑不住的,这样吧,这几块大洋给你,你找个老乡家,用这些钱买点药,好好养病,等把身体养好了,再来找红军。”

听完这些话的邓岳,瞬间清醒了许多,看着手中的大洋,他连忙对班长说道:“班长,我不走,我要一直跟着队伍,我从小在红军中长大,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班长看着邓岳烧得通红的小脸和他那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随即走开了。

尽管邓岳拒绝了去养病的要求,但是他却病得越来越重,因此很快掉了队。有一天,邓岳病得迷迷糊糊,实在无法继续走路,只好在路旁躺下休息。这时,一个戴着眼镜,骑着马的红军军官从他旁边路过,这个人正是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岳

陈赓看到路旁躺着一个红军战士,便急忙上前查看。走近一看,发现是个“红小鬼”,而且病得很重,一看就是掉队了。陈赓连忙叫醒他:“小鬼,快起来,这里可不能睡呀”。迷迷糊糊的邓岳睁开眼睛,看到骑着马的陈赓,连忙请他带自己走。

陈赓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小红军,实在不忍心把他留在这里,就扶着他,对他说道:“小鬼,来,上马”。邓岳看了看陈赓,说道:“这只有一匹马,要是给我骑了,首长你怎么办?”

陈赓这时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道:“你别管这么多,只管上马”。邓岳此时却很坚决地拒绝了陈赓:“不行,我不能让首长走路,自己骑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陈赓听完,立马制止了他:“什么首长不首长的,你现在是病人,这马应该给你骑,你是红军,是红军就要服从命令。”

然而邓岳还是没有骑上马,不管陈赓怎样的命令、劝说,邓岳都不肯上马。最后,连一向强硬的陈赓都拿这个红小鬼没办法,只好同意不让他骑马,而是让他抓着马尾巴,跟在后面慢慢地走。就这样,邓岳跟着陈赓,在经过十几天的艰难跋涉后,终于追上了红军大部队,他的病也慢慢好了起来。

红军到达延安后,邓岳先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区队长,干部营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担任了八路军129师副团长等职,渐渐在八路军中打出了名气。

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岳,更是表现得极为亮眼。他担任东北野战军三纵七师的师长,在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中展现了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军事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作为主力师的三纵七师接到了清扫锦州外围据点的战斗任务。在这次战斗中,为了攻占配水池这一制高点,解放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当时国民党军依靠着先进的美式装备对解放军进行轮番轰炸,在十个小时之内向我军发动了三十余次进攻,但解放军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抵挡住了攻势。

前线的的战斗结果很快传到了邓岳这里,邓岳此时神情严峻,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战况报告。这时,一名同志对邓岳建议道:“伤亡实在是太大了,不如让战士们先撤出战斗吧,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了,再这么下去就撑不住了。”

而邓岳却大吼道:“撤什么撤,要是完不成战斗任务,我们怎么对得起死去的战士们,就是只剩一个人也不能撤,一定要攻下这座高地”。随后,邓岳开始重新制定作战计划,拟定作战方略,投入到紧张的指挥工作中,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在邓岳的指挥下,最终七师攻占下了配水池这座高地,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大功。三纵七师也因此被称赞为“暴风雨部队”,其师长邓岳也从此一战成名,为人所熟知,而此时的邓岳还不到30岁。在一众年长的解放军将领中,邓岳算是个“娃娃将军。”

入朝作战

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国进入了和平建设阶段,就在新中国一心一意搞建设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仅入侵朝鲜,而且还对我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了轰炸,美国人更是派遣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插手中国内政。为了维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同时也为支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朝鲜,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帮助朝鲜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