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位于广中路680弄的珊瑚苑24号楼,迎面是由两把木椅、一个小桌组成的温馨一角。左侧,原木色书柜上摆放着各式书籍,有的还是居民捐出的各类读物,右侧墙面上是摘编自古训名言的家风家训宣传板,整个门厅俨然成了一个温馨的“会客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道妇联支持建设的珊瑚苑24号楼“廉洁家风楼”

日前,广中路街道株洲居民区通过对部分楼栋进行廉洁家风楼、美丽门厅睦邻空间打造,让原本违规停放非机动车的门厅成为居民跨进楼道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既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又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歇脚、闲聊的舒适空间。

美化门厅,转变居民观念

位于株洲居民区的珊瑚苑和乾弘佳园都是商品房小区,高层楼栋的一楼门厅空间很大。一直以来,部分居民有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门厅里的习惯。其实,两个小区都有地下非机动车库,车位也较为宽松,将车辆停在门厅主要还是为了取车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美丽门厅前,居民在门厅停放电动自行车

为了转变这一观念,排除消防安全隐患,一方面,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通过多渠道宣传和整治行动,引导居民将非机动车往地下车库停放;另一方面,由居委牵头、居民党员和楼组长积极配合,对门厅进行美化改造,让居民感受到门厅功能转变后的新作用。

株洲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曾玲英告诉记者,美化门厅的不少物资是“旧物利用”,“恰好辖区内有一家商户搬迁,留下了一些还很新的桌椅、柜子,平时居民装修也会把一些不再需要的装饰品送到居委。抱着尝试的心态,我们将桌椅和装饰摆进了部分楼栋的门厅里,看居民的反馈。如果居民对此比较支持,就继续引导居民共同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旧物打造的美丽门厅一角

居民共建,邻里交流新空间

在推进门厅整治的过程中,不少居民积极参与了进来。习惯将车停在门厅的居民反映,非机动车库的坡道太陡,推车下去不安全。为此,居委协调物业在坡道上加装了防滑条,解决了这一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机动车车库坡道安装防滑条

看到门厅里多了桌椅书柜,有的居民把自家的闲置书籍拿了出来,丰富书柜的读物,有的居民把花草、摆件拿了出来,为这个新空间添上装饰,还有居民把原本的月历换成了日历,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撕日历”迎接新的一天,仪式感满满。改造后的门厅成了居民聊天谈心的“会客厅”,违规停放非机动车的现象鲜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捐出的书籍和绿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自发展示自己的作品,家文化特色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在门厅休息聊天

门厅的小小变化也让居民对自己生活的这一公共空间更加“上心”了,对楼道里的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造以后确实清爽很多,进来后能坐坐歇歇。要是我们门厅的灯能再擦擦干净,那就更好、更漂亮了呀。”采访时,一位住在珊瑚苑某栋的阿姨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丽门厅一角

据了解,株洲居民区目前已打造5个美丽门厅(包括一幢廉洁家风楼),“通过宣传,两个小区基本已经消除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门厅的现象。少数楼栋还有居民习惯把自行车放在门厅里,后续我们会把美丽门厅打造的效果分享到小区楼组群,并邀请一些居民前去体验,通过实际感受让他们转变原有的观念和习惯。”曾玲英说。

记者:葛敏敏

图片:葛敏敏

编辑:葛敏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