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照片都是后期上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日的城市街景。在路边的屋檐下站了很多人,他们一边唠着家常,一边晒着太阳。路中间站了三个孩子,他们都背着一个大大的箩筐。他们应该是出来拾柴火的,后面的那个大箩筐就是用来放柴火的,那时候的孩子可真苦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街景。这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式招牌鳞次栉比,那时候的店招都是竖向招牌。街道上一位男子正在转身,盯着拍摄他的相机,面对镜头他一脸茫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头卖笛子的男子。他正在吹笛子,他想通过曲调悠扬动听的笛声把人吸引过来,从而达到出售笛子的目的。笛子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栋破旧的房屋前聚集了很多人,面对拍摄他们的相机,很多人都好奇地盯着看。对于相机这个新奇玩意,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见到,甚至他们还不知道这些洋人拿着这个玩意在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顶轿子停在路边,轿夫正在休息,可能抬轿子抬得太累了,好几个轿夫直接就坐在地上了。在当时可不是有一身力气就可以去做轿夫的,抬轿子不但需要力气,这还是一个技术活。这个活儿也是有风险的,要是让坐在里面的人坐得不舒服的话,轻则掉了饭碗,重则掉了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着破烂衣服的更夫。他手里敲击着打更用的工具,嘴里在吆喝着。打更在古代是一种职业,这是一种巡夜的工作,属于上夜班的。这样一来可以报时,二来也可以警示贼人。这个工作很是辛苦,晚上不但不能睡觉,还不能误了时辰打错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晚清位于南京的金陵机器制作局车间内,一名工人正在操作。要不是这位男子,还真看不出这是在清朝。看着男子身后拖着的那根长辫子,我总感觉这样操作机器不安全,万一辫子被卷进机器那就相当危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在独轮车上的洋人。这样的独轮车,在当时的国内很常见,既可以载人也可以载货,但是这个对于洋人来说很是稀奇,很多洋人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很是好奇这样新奇的交通工具,迫不及待地坐上去感受下。他们还把这个拍摄了下来,想把这个稀奇的交通工具给他们的家人朋友见识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颐和园游玩的男子,远处的那个是佛香阁。这位男子坐在汉白玉栏杆上,眼神斜视着拍摄他的相机。当时这里可是皇家园林,男子的这种行为简直是胆大妄为啊!但是他为何敢这样做呢?这应该是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逃到西安去了,皇宫、皇家园林等地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闹市中,一名囚犯正在被差役捆绑在一根木柱子上,这周边围满了百姓。这名囚犯即将被凌迟处理。凌迟是一种残酷的极刑,在中国延续有千年,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废除了凌迟,这种酷刑才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塾里面的先生和学生的合影。当时私塾里面的先生一般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一开始会教一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的内容,后期会教四书五经的内容。当时大部分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不起私塾,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路边摊上吃饭的三个女子。她们三人结伴逛街吃饭,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应该是旗人女子。在清朝,旗人女子的地位很高,她们是不用裹小脚的。古时候未出嫁的少女是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要抛头露面的,可是旗人女子则不同,她们的行动比较自由,可出入茶馆、酒楼、戏园子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