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盘江峡谷两岸高山峻岭上,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在笔直挺立的大山中间,盘旋环绕,深入云端,这就是历史上的茶盐古道了。它全长四十多里,垂直落差680米,全长40多里,保存仅10里许!它们是二台坡古驿道,姜坡古驿道和龙场坡擦耳岩至挖营口子古驿道。

由于盘江两岸地势险峻、山高坡陡、路险难行,至今这里还留传着“爬了姜坡二台坡,剩点气气也不多”、“过了铁索桥命都要丢一条”、“上了擦耳岩,耳朵掉下来”的民间俗语。

北盘江始称归集黄河,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元年(1874年)至宣统元年(1908年),先民们就在这里开辟了一条茶马古道,它将滇茶由云南普洱发出跨滇黔界,经普安州进入水城地界,经兰花箐、营盘山渡船寨再经小黄河渡口过江,爬上二台坡、姜坡,过皮匠湾(现新街乡)经阿扎屯到比德出境,经六枝岩脚直达安顺。从而形成了滇黔古茶道。随着茶马古道的开辟,远在云南东川的彝族先民,结伴而行,来到小黄河设置渡口,以渡船为职业,运送往来客商。由于康姓、谢姓居多,所以小黄河渡口曾称为康家渡、谢家渡。营盘山上的有一村寨称为渡船寨。当年在北盘江开拓茶马古道十分艰辛,当时运输茶叶少量靠马驮,大部分靠人力搬运,宣统二年后茶商鲜见。

川盐入黔,尤其是铁索桥建成后,后因桥头迁入高姓人家改名高家渡铁索桥。北盘江上的古驿道成为了水城县至普安州营运川盐的要津。从四川自贡出发,经毕节大方,进入水城界古驿道,再经高家渡直达盘县兴义。当年的盐商、马帮、背夫络绎不绝,寒来暑往在古驿道上穿梭往来,贩运食盐及生活日用必需品,形成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热闹场景。累了就在铁索桥两岸的亭子里拴马喂料,歇脚休息。如今,二台坡古驿道怪古嶙峋的山崖边,在凹凸不平的石块上,深深地留下了马蹄印和先民背盐时用打杵歇气时留下了痕迹。

滔滔北盘江,悠悠古驿道,旧貌换新颜,如今的茶盐古道,风光俊美、群山浩荡,壮观迷人,站在姜坡顶上,远眺北盘江大峡谷,碧绿的江水尤如一条玉带飘浮在群山峻岭之间,水柏铁路、水盘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如巨龙腾飞,公路大桥和铁路桥飞跨南北,天堑变通途,可谓一个大型桥梁的实景博物馆。恰似“两岸奇观万象争辉,一江美景千山竞秀”的壮美画卷。

茶盐古道不仅为助推滇川黔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先民们在茶盐古道的旅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永向前的奋斗精神,更值得我们缅怀和继承。曾经,北盘江的盐茶古道,象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往来输送,生生不息。今天,在盐茶古道上成群结对先辈及马帮的身影不再现,远方飘来的茶香盐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清脆悦耳的马铃声早已远逝,但先辈们的足迹以及留下的万千记忆却深深地刻印在古驿道崇山峻岭中,它化成中华民族的拚搏精神让后人永远铭记,为我们带来了诗和远方,激发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选自王华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大美凉都——六盘水地域文化散文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