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美诗五首:花气当帘未寂岑,已解平生郁结心

公历五月,农历四月下旬,夏天最是清新绿意的时段,小满节气前后,栀子花开了。

我不知道其他的省市是否也如江城,栀子花如同时令的蔬菜一样上市,连花带叶,摆在菜市场,人流密集的街道售卖。倒也不昂贵,一把三到五枝,刚上市,十元三把,后来低到一元一把的有之。人们选取含苞半放的栀子花水养,又或者簪鬓悬衣,是为风景,又为寻常。在最清贫和严谨的时代,男女的头饰都会有各种限制,但是独不禁此花,国人素以白为日常禁忌,但是独有栀子花的雪白,可上发髻,可缀衣襟,可裹绢帕,男女可赠,却又赠纳寻常,香思无邪。

这倒是想一想,颇为奇异的事。

但是,也不奇异,因为在夏天的郁热和烦躁里,谁能拒绝栀子花的清香?那种清香,馥郁醒脑,清而不腻,舒肺爽心,解郁清凉。

栀子花的果实,在上古就是药材,因为《神农本草》,就说它能够消除内热,治疗肺部和肠胃疾病。当然栀子花独特的芳香,也不会为人所忽视,因为殷商就是著名的爱好香氛的时代,认为好闻的香气可以通神。

栀子在先秦上古,称为支,支子,或者枝,枝子。但是为什么这么称呼,已经很难找到源头。但是,我们知道,支,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词,比如天干地支,栀子树属于灌木,丛生而蓬勃,四季常青,这种植物称为支或者枝,一定是蕴含了繁茂,生生不息的意思的。也的确栀子花的花蕾和果实,给人一种特别繁茂可爱的感觉,一到了初夏,几乎每片新叶都会有向上可爱的花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先秦 · 无名氏《越人歌 》

这首先秦的越人歌,传说先秦楚国的鄂君子皙泛舟于水上,遇见了越人摇着船对他歌唱。因为唱的是方言,所以还有一个人为他翻译。翻译出的结果,就是上面的句子。

今夜是什么日子,我驾着船在江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我竟然和王子在一条江上,一起划船。

我的心情飞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我的心烦乱,因为我看到了王子。

这高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枝,我爱慕王子,王子知不知道?

当然后人想象这位唱歌的越人是个美女,否则这歌词怎么如此缠绵骀荡?

正是因为这首诗歌实在是古老,可以做各种联想。

古人泛舟游玩多在晚春初夏,因为此时河流水满,且气候宜人。上古又多有亲水祈福。

实际这棵木有枝,是可以看作山上的栀子花开的,而鄂君属于王子而非皇子,在上古,也称为“支子”,是非嫡子的子女的称呼。

所以,这很可能是栀子花最古老的诗歌。

山上的栀子花开了,花香流荡在江上,我在水中的船上,遇见了尊贵英俊的王子。我喜欢爱慕你啊,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栀子在汉朝的时候,鲜支,黄支和栀,都代表了栀子。

那么栀子,是怎么来的呢,李时珍说,栀子的果实,是重要的药材和染料,果实很特别,像古代的酒尊,就是酒卮,所以就雅做栀子了。

这就说到栀子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它的果实和树叶的汁液,可以染成丝织品的黄色。而宫廷织物最上品的黄,就是靠栀子染成。汉朝有种植千亩栀子树的人,身家等同千户侯,可以侧面证实汉朝的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的地位显著提高。因为大量的织物,还会通过丝绸之路出口。

黄色的植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栀子原料,也就促进了栀子花的人工种植。

民间广泛种植栀子,并伴生了栀子花的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南梁 · 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

南北朝时代,梁朝的宫廷以及贵族庄园,都种植了栀子花。

但是未必是每个家庭的庭院都有,又或者有,也有时间前后,花朵丰腴和瘦弱之分。

显然,刘令娴家的栀子花,开得最早最美最繁茂。

所以当栀子花开第一拨的时候,她就立刻将带着叶子的两朵最美的栀子花采摘下来,又附上一首诗,托人给同是才女的闺蜜谢娘送去。

是是这么写的,小小的栀子花连同叶子送给你,因为我们的交情,是这样深厚,我们的缘分,永无断绝。

我最喜欢栀子花,因为它旋转的花瓣,包裹着纯净的心,两朵相向而开的栀子花,就像我和你,闺蜜同心。

至今,栀子花都是闺蜜之花,两朵栀子花并在一起盛开,像最可爱的圆脸,相依相偎,互吐芬芳。

谁说古代的人,不懂浪漫?栀子,谐音知子,纯净而相知,就是栀子花的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

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

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沉香。” 唐 · 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

李商隐这首诗很典雅,写出了宫廷中伺候皇帝的御前女官的那种凭实力得宠的典丽之美。

令我想到了《步步惊心》里的若曦。

当然今天不分析这首诗的创作动机,只是谈那悬挂在女官身上的栀子花。

这栀子花是悬挂在腰带和下摆间的,倒垂莲花的样子,随着步履香风淡淡。

可以知道,在唐朝宫廷,栀子花也备受宠爱,成为节令必佩戴的花朵。

当然李商隐写栀子是有寓意的,这位女官,领口绣着鸳鸯,特意悬挂着栀子花,她虽不算嫔妃,却比嫔妃靠皇帝更近,且相伴左右,昼夜不离,这种宠爱,有着嫔妃望尘莫及的知性美。

因为这种级别的女性,是能够有着影响皇帝决策的能力的。

她才是皇帝的知心爱人。

这可是天花板级别的栀子花。

当然这位女性,是李商隐时代皇帝身边的女官,在她身上,可以看到武则天上官婉儿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帝王的爱情,也许短暂,但是一定会像栀子花开一样有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栀子花心一点黄,江头日日抱清香。

郎心不解花心苦,露叶含啼枉断肠。”明 · 李先芳《竹枝词 》

栀子花自古就是夏日必备的香花,既寻常,也不寻常。

因为栀子花不仅是因为美而簪戴,而是它更具有的消暑解郁的强大功能。

到了明清两代,栀子花的种植更广,是广谱的民间之花,随处可见。

比如在这首诗里,显然栀子花在城区的江边就广泛种植,自然生长。人们夏夜纳凉散步,随处就可以看到,闻到栀子花开栀子花香。

栀子花盛开时,露出花心的一点黄色,在江边的风里,日夜散播芬芳。

栀子花就像站在水边等待爱人归来的少妇,人们只看到这女子素衣仙美,却不知道,她的心是苦的,因为爱人还没有回来啊,那香气,是她的断肠思念。

我忽然想起刀郎的《花妖》歌词,“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他写的大约是黄色的牡丹,但是我却觉得,更合适栀子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气当帘未寂岑,客边无梦夜沉沉。

不须结实成凉药,已解平生郁结心。”明末 · 梁以壮《栀子花》

这首栀子花,写出了栀子花的花香之美。

窗外的栀子花开着,半夜花香,让漂泊在旅途的客人,睡梦安甜。

不需要栀子花结成果实,称为凉药,治疗人的心烦内热。

单单就栀子花的香气,就能够让人解除心情的郁结,回归无梦的深睡,养足心神和元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是栀子花流行千百年,成为永恒的时令之花的缘故吧。

是夏日美花,更是暑热良葩,簪戴不废。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