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1日讯(记者 史思同)继农业银行后,又有大行加大无卡存取款业务限制。5月21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于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等等。在业内专家看来,部分无卡存取款业务存在难以准确识别存取款人的身份等漏洞,会加大银行监控洗钱活动难度,银行需在存取款业务安全性和便捷性做好平衡。

多家银行陆续取消无卡存取款相关业务

具体来看,交通银行此次停止的仅是“预约取款服务”,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扫码取款功能仍可以继续使用。此后,客户可通过该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对于停止上述业务原因,交通银行表示“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据了解,预约取款是指客户提前在手机银行预约后,预设验证码及预约金额,无需带卡即可在银行ATM取款。而扫码取款则只需根据ATM提示使用手机银行扫描屏幕二维码,即可完成取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及中信银行等不少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等等。

就在前不久,农业银行也发布公告,宣布自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客户可通过读卡取款、掌银扫码取款、刷脸取款等其它方式办理网点现金提取相关业务。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还有余姚农商行、慈溪农商行、贵安新区发展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先后发布相关公告,关闭ATM扫码存款或取款功能。

无法确认存取款人身份,银行监控洗钱活动难度提升

对于多家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这一动作,业内普遍认为与相关业务所暗含的风险有关。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近年来,不少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无卡存取款功能本身的存取频次不高,继续使用将耗费维护成本;二是无卡存取款相关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使用实体卡将为客户存取款多一道安全防线。

“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预约取款存在时间差,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进一步指出,预约取款、ATM二维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业务可能存在不能准确识别存款人的身份,无法确认与收款人的关系等方面漏洞,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有隐蔽性,会提升银行监控洗钱活动难度。

因此他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在科技的加持下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已经改变,有了更便捷和安全的产品后,未来银行或将陆续停止该项业务。

在平衡存取款业务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关系方面,王蓬博指出,银行要以安全性为主,满足身份验证且遵守时空统一等原则。同时苏筱芮也表示,银行应在核实好用户身份及存取款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便捷性提升相关的改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