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5月21日下午,重庆渝北区人民法院与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开展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活动,来自重庆加洲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和市人大代表一起参观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珍品库房,并旁听了一桩非法狩猎案的巡回审判,来了一场"法治+科普"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男子因为好吃,打鸟触犯法律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随着法槌的敲响,一起非法狩猎案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大厅正式开庭审理,并吸引了众多游客旁听。

公诉人指控称,2023年5月23日下午,刘某等三人在未办理狩猎证的情况下,在合川区二郎镇某村的森林、草丛中,使用气枪等工具,猎获5只珠颈斑鸠、1只灰胸竹鸡、1只雉鸡。

经鉴定,案涉气枪系枪支,具备致伤力;捕获动物均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经评估,三被告人非法狩猎行为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共计8400元。

经重庆市合川区林业局认定,该案作案时间为禁猎期,作案地点为禁猎区,作案工具气枪系禁用狩猎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是否清楚使用气枪打鸟是违法行为?"法庭上,审判法官对被告人进行了讯问。

" 清楚。"被告人回答。

" 既然清楚,为啥还要去做?"审判法官问。

"抱着侥幸心理。"被告人称。

"你去打这些鸟类,要用来干什么?"审判法官 继续问。

"自己吃。"此时,被告人低着头,回答的声音越来越低。

庭审中,三位被告人均表示对公诉人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他们也知道自己确实犯了错,愿意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三被告人均已构成非法狩猎罪,考虑到三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以及自愿履行赔偿义务等情节,对三人均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没收作案工具。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 同学们有"十万个为什么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哇,这里好多动物标本。秃鹫、金雕、大熊猫、小熊猫、扬子鳄……"活动中,同学们走进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珍品库房。该馆在世界博物馆日,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了珍品库房,大家可以近距离与1200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标本接触。重庆自然博物馆藏品管理部管理员称:"我们希望通过此举,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中,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许多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养的家禽和动物杀了犯法吗?""购买野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会不会触犯法律""发现别人非法狩猎怎么办""今天发生的这些(庭审案件审理、构成犯罪)都是真的吗"……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旁听了案件庭审后,与该案承办法官进行了互动交流,并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并获得了法官的逐一解答。

重庆加洲实验小学校二年级向美霖告诉记者,珍品库房里的动物标本让她感觉非常震撼。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大家应该好好保护它们,不能随意捕杀。

旁听的市民也纷纷表示:"野生动物是地球家园的成员,我们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渝北法院环资庭负责人任韵霖表示:"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我们来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为主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巡回庭审,有利于广泛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也是司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

活动中,渝北区人民法院还与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法治宣传活动,希望大家携手保护人类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渝北区人民法院与重庆自然博物馆于2022年共同签署了全市法院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成立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点,联合建立了"法治+科普"知识宣传、"法官+专家"资源共享等机制。协议签订以来,共同开展了巡回审判、普法宣讲、联合党建等多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重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实习生 智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