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海知青张俊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1张小纸条。“张老师,我长大后要嫁给你。”张俊不禁脸红心跳,他想也没想,一把撕碎纸条。哪料,几天后他又收到1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俊,上海人。1972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和同学一起下乡插队,他在农村挥洒6年汗水,经过6年的磨砺,他成熟了很多。
1978年,知青大返城,张俊回到了城里,并通过努力,成为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
下乡的几年,他吃了很多苦,他深知没有文化就只能干体力活,他希望学生们能好好读书,将来从事脑力工作。
因此,他上课比较用心且严厉。
起初,同学们不适应,他的课堂上死气沉沉,同学们不敢回答问题,怕答错了挨批。
很快,他自己也感受到,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只是想对他们严厉一些,能够好好学。
没想到,适得其反,于是,他改变了策略,讲课生动且幽默了许多。
渐渐的,他的课堂上,有了一些活力。同学们也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他,也多了一些交流。
这天,他正在批改的作业,当他打开一个女同学的作业本时,一张小纸条夹在纸张中间,出于好奇,他把纸条打开。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他是面红心跳,纸条上写着:
“张老师,我长大后要嫁给你…”
张俊还没谈过恋爱呢,看到这样的纸条,他不禁脸红了。
现在居然有学生向他表白这要传出去,是要被人戳脊梁骨,为人师表,他必须让学生把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他没多想,将纸条一把撕碎了。他一看作业本上的姓名,女同学叫王媛媛。
王媛媛是他们班一个成绩中等的同学,她的语文成绩还不太理想,张俊也经常提问她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她对这位张老师有了好感。
张俊左思右想,决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她把注意力集中到念书上来。
这天,他把王媛媛叫到办公室,温和地对她说:“王媛媛同学,老师经常提问你,是因为让你认真听课,多思考,拉着你往前走,才会有进步。”
“我们之间是师生,不要掺杂别的东西在这里,你当下还好好念书,自己优秀了,将来会遇到很多和你同频的优秀男生,不过,你的勇敢值得一提,把这份勇敢劲用到念书上去…”
王媛媛的脸青一阵,红一阵,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老师这么一分析,她也确实感觉自己很幼稚,她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努力。
王媛媛低着头,点了点头,说道:“张老师,我…我知道了…”
回去后,王媛媛觉得太丢人了,几天她都不敢拿眼看张俊老师,只低着头念书。
不久后,张俊又收到王媛媛的小纸条。
张俊打开看后,他笑了。
原来王媛媛经反思之后,她认为老师说的对,她的人生路还很长,自己只是对老师有好感,那不是爱情,她这个年龄应该念书,将来有更多选择。
最后,她感谢张老师的正确引导。
看到这些,张俊释怀了。
作为一名老师,他最希望看到每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但学生有迷茫的时候,要给予正确指引,明确师生界限,不困一时冲动,毁了前程。
此后,张俊一如既往的认真教学,而王媛媛也更加努力。
多年后,当王媛媛再遇见到老师时,她感激不尽,她说:感谢老师的及时指引,让她顺利度过那青春期所谓的“情感”。
中学时代的孩子,正处于感情懵懂期,他们分不清好感和爱情,因此很容易走错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老师,收到学生的纸条,既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又要注意日常行为的分寸,还要正确引导学生。
他们这段师生间的小插曲,也成就了彼此!不仅让张俊更加明确为人师表的使命,也让王媛媛坚定了学生责任。
幸好,王媛媛在自己的学生时代,遇到一位好老师,解惑引路,是学生青春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