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为贯彻教育部的方针,各地教育部门也下发了文件,内容也是针对这两项,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不得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但奇怪的是,我们的教育局还按学生成绩给学校和老师排名,每次统考后,都会把各校的名次排列出来,而各校呢,也会把老师的名次排列出来。老师们很不理解,我们的教育部门为什么“知法犯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教育部门对学校和老师的考评导致学生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大,已经不堪重负。

各地的教育部门对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案,但是最主要的就是看成绩和升学率。初中和高中主要看升学率,小学主要看成绩。为此每年每学期还会举行全县统考,统考后会根据成绩给各校排名,对排名靠前的校长奖励表彰,对排名靠后的校长批评。而校长们为了自己的政绩,就会向老师施压,根据学生成绩给老师排名。

正是因为这种层层压制,导致学生压力越来越大。老师们为了成绩排名靠前,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提升成绩,包括布置大量的作业、体罚学生、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等等。

这些年领导为了教育政绩,层层施压,老师们也是不堪重负,只能不断向学生施压,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教育部门为了成绩,默认很多学校不执行国家的双减政策,导致学生负担沉重。

我们的双减政策已经实行多年了,为什么学生负担减不下去?其实就是因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他们放任下面的学校不执行双减政策。

很简单,都是为了成绩。学校之所以不执行双减政策,是希望提高升学率,而教育部门也想要高升学率,所以就默认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基本都没执行国家的双减政策,考试次数没减,考试难度没降,学生作业也没减少,一切几乎都没改变。甚至比以前负担还更重了,因为实行延时服务,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了。

可以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与地方教育部门监督不到位有很大的责任,当然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政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师生的成绩考核应该一致,不然就不可能真正给学生减负。

现在的教育是,一边疯狂给学生减负,一边疯狂给老师施压。但学生负担怎么降?不还得我们的老师具体去执行吗?可教育偏偏不放过我们的老师,整天用学生成绩给老师排名,有的学校甚至实行末位淘汰制,让成绩倒数的老师下岗。这样学生负担怎么可能降下来?

想给学生减负,也必须要给老师减负,不能公布老师的教学成绩,更不能公布排名,更不能把老师的教学成绩和荣誉职称等挂钩,如果是这样,老师们怎么可能不为利益所动?只会更加过分的追求成绩,给学生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的教育不但学生负担沉重,老师的压力也很大。不但学生有很多抑郁,老师们也有很多抑郁,只不过老师是成人,没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如果老师不阳光,教出的学生也不可能阳光。现在很多老师体罚学生,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其实就是因为压力大,把学生当成了出气筒。长期下去,受伤害的还是学生,所以给老师减负实际就是给学生减负。

未来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能真正做到不给学校和老师排名,给老师减负更给老师必要的尊严。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