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阳历时间不固定,有些年份在5月份,有些年份在6月份,相对来说,大多数年份的端午节都在6月份。

不过,即便都是在6月份的年份,时间也有早有晚,有些年份在6月上旬,有些年份在6月下旬(今年是6月10日)。不过,不论在什么时间,每年的端午节到来之时,都已进入了夏季。

夏季是降雨较多的季节,在端午节这天,也很容易出现降雨。虽然端午节和“水”有一定的渊源(比如划龙舟),但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人们则不喜欢看到端午节下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地方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最怕端午一日雨”,所表示的意思很好理解,最害怕端午节当天下雨了。有朋友可能会问,这是为何?端午节下雨不好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说法吗?

关于此,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就能找到答案了。

“端午晴遇丰年,端午雨泪涟涟”

农谚“端午晴遇丰年,端午雨泪涟涟”的意思是说,如果端午节这一天是晴天,后续一段时间内,也是以晴天为主,预示着当年会是一个丰收年;相反,如果端午节当天下雨了,后续的一段时间,降雨天气也比较多,农户们可能会因为担忧收成而泪涟涟,也就是说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影响。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端午节期间,是小麦或其它夏收作物成熟、收割、晾晒的时刻。如果端午节是晴天,后续也是晴天为主,则有利于庄稼的收获和晾晒工作。如果端午节下雨了,后续降雨天气较多,不仅影响了庄稼正常的收获时间,还不利于晾晒工作,容易发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小麦来举例,小麦成熟后还没有收割,如果此时遇到连阴雨天气,小麦需要延迟收割工作。一方面,此时的小麦茎秆硬度相对较弱,而麦穗部位较重,经雨淋之后,很容易出现倒伏或折断的情况,不利于后续的收割工作。

另外一方面,可能会遭受“烂场雨”的风险,去年河南部分地区的小麦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小麦成熟该收获了,却一直下雨,导致小麦发芽、发霉,影响产量和品质。

除此之外,小麦收割以后,还要及时进行晾晒,如果因为连阴雨天气,得不到及时的晾晒,也很容易发霉。收获的麦粒一旦发霉之后,轻则会降低收购价格,重则就无人收购了。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时候,还没有机械化收割设备,都是依靠人工收割,通过割麦、晒麦、脱粒、去杂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再储存起来。导致收割时间很长,基本上整个6月份,都处于小麦收割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已经提到,大多数年份的端午节都处于6月份,因此,不论在上旬还是在下旬,降雨天气都会影响小麦的收割工作。农民朋友们辛辛苦苦了一季,眼看着粮食就要入仓了,却因为降雨而让一季的辛苦白费,谁遇到了都会“泪涟涟”。

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古人们发现端午节当天下雨,后续一段时间内降雨就多,而端午节当天是晴天,后续降雨就少。于是,就有了“端午晴遇丰年,端午雨泪涟涟”的说法。

“雨下五月五,当月无干土”

农谚“雨下五月五,当月无干土”,所表达的意思和上面那句有类似之处,如果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这一天下雨,那么整个五月(按照阴历计算)期间,田地里将会很难看到干的土壤,也就是说雨水相对较多,土壤比较湿润。

还是从小麦收割、晾晒的角度来说,端午节后续的一段时间,是不少地方小麦收割的时期,连阴雨天气不仅影响了正常收割,还阻碍了小麦收割后的晾晒工作,对于农户们来说,都是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有朋友可能会问,降雨较多,土壤湿润,不是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吗?

一方面,古时的小麦收割时间相对较长,不像现在用机器收割,几天的时间,基本上就结束了,以前可能需要20-30天的时间,下茬作物播种时间相比现在较晚。

另外一方面,如果小麦收割后,田间土壤过湿,从现在机械化播种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利于播种工作,墒情过大,机器无法下地,如果强行去播种,水分是充足了,但是该地块也被播种机毁坏了,同样会降低出苗率。

这样的话,端午节下雨,不仅会影响夏收工作,还影响夏播工作,如果一年的收成,都受端午节下雨的影响,谁都会感到害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2句农谚都是关于北方小麦的,而“五月五,端午雨,稻苗淹死没人理”这句农谚,则是关于南方水稻的。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如果五月初五端午节下雨了,预示着后续降雨较多,稻苗长时间被淹没在水中都没人管理。

其一,说明了降雨多,河流的水也较多,稻田里的积水排不出去。其二,说明了农户们都在忙着家里面的防洪工作,而没有精力再去管理田间稻苗了。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端午节当天下雨了,或预示后续阴雨天气多,单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收获、晾晒、储存等工作。而粮食又是生存之本,一顿不吃就饿得慌,因此,古人们“最怕端午一日雨”的说法也就能理解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