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忻州疾控动态

温馨提醒

又到了一年吃野菜季,野菜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当注意辨别各类野菜,谨防食物中毒或者因为加工不当中毒甚至失去生命。

在此,忻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食用野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谨防误食有毒野菜

食物中毒不仅限于云南的野生菌,还包括有野菜中毒。近年来,因误食有毒野菜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2024年5月20日上午,宁武县贾某、郭某、翟某因食用不明野菜引发食物中毒。据本人所说误以为采摘的野菜为升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图为网上搜索的类叶升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误食有毒野菜

中毒症状

轻微中毒: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中毒中毒 :出现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或者吐血、拉血便等症状,还可能有意识障碍、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重度中毒:浑身无力、发热、寒战等症状。

一旦中毒

及时就医

摄入野菜量较少,可以不采取特殊治疗,短时间内多喝温开水或是奶制品,增加饮食量,可以多吃玉米、红薯等食物,促进消化道内野菜排出,减少消化道吸收,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摄入野菜量较多,首要进行催吐,尽快消除消化道内有毒物质;其次补充适量水分,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采取洗胃、灌肠等方式,清除患者体内毒素。

采食野菜的误区

✘认为野菜十分安全,容易辨别。

有些野菜与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很相似,但从外观上难以辨别,容易发生误采误食中毒。

✘ 认为野菜营养价值更高,多多益善。

有些野菜本身是药用植物,少量食用或可获得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像普通蔬菜一样大量食用,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多数野菜属于寒凉性质,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

野菜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食用时一定要适量。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以及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认为野菜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生长在高速公路附近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路边尘土的污染;生长在公园、绿地、风景区的野菜容易受到除虫剂或除草剂的污染,切记这些地方的野菜不能采!

✘认为野菜的苦味能“去火”,而且“越苦越去火”。

野菜的苦、涩口感通常来自草酸和一些生物碱,虽然吃起来感觉好像口感独特,但大量的草酸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有些生物碱甚至具有都毒性。

因此,不同的野菜需选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有些可直接食用,有些需要反复焯水后食用,还有的需要晒干后食用。

温馨提醒: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对于野菜,应当正确采摘、适量尝鲜。安全和美味皆有,才是享受“野菜”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