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张智 北京报道

5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拟确认22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示》(下称“公示”),共有22家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相关要求,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旅游度假区,具有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优质、活动丰富的特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2023年,文旅部研究制定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三年内打造多个文旅品牌项目,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其中,该计划特别提出,指导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拟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22家旅游度假区涉及22个省市,同时涉及多家文旅上市公司。随着22家旅游度假区即将加入“国字号”,相关上市公司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相关上市公司迎利好

公示指出,根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认定,以下22家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0日至5月24日。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文旅部公示发出后不久,就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被问及旗下景区是否被选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5月20日,新华联(00062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表示,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其运营有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国风乐园景区,公司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获悉,湖南省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拟确认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公示期。据悉,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即将成为湖南省第四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同时,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莱茵体育(000558.SZ)提问:公司收购的西岭雪山景区被选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未对此作出回复。不过,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披露的名单,四川省成都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拟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此外,天地源(600665.SH)也被问及作为西北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是否涉及国家级的文旅度假区或A级旅游度假区。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拟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22家旅游度假区涉及多家文旅上市公司。其中,除了新华联(000620.SZ)和莱茵体育(000558.SZ),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中青旅(600138.SH) 旗下的两个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2023年,古北水镇景区共接待游客152.36万人次,同比增长34.89%,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6.78%,经营业绩实现盈利,较2022年大幅改善。

然而,今年一季度,受到京郊景区热度下降、周边游市场消费需求外溢等因素影响,古北水镇接待游客18.3万,同比下降26.38%;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32.16%;叠加固定成本费用压缩空间较小的因素,古北水镇景区一季度经营业绩承压。

此外,海南省万宁石梅湾旅游度假区系华润置地(001109.HK)所开发的物业。此前,华润置地在海南石梅湾的项目因面临环保压力和建设周期长达二十余年等问题屡屡被外界诟病。

除了上市公司,河南省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为已退市的银基集团旗下产业;知名文旅企业长隆集团、绿发集团也有望因旗下广东省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吉林省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纳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而受益。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拟新认定22家旅游度假区无疑是对这些地区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的极大认可。这一认定将大大提升这些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进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袁帅指出:“对于涉及的上市公司来说,这一认定将带来品牌效应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然而,是否能够直接产生业绩拉动作用,还需要看这些公司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优化产品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如果公司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对业绩的影响可能会相对有限。”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公司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渠道,那么对业绩的拉动作用将是显著的。但如果公司运营不善或市场策略不当,也可能导致业绩影响有限。

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截图自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去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带动超1000万人就业

5月19日,恰逢中国旅游日。在此之前,全国旅游发展大会5月17日在京召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

詹军豪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同时,也为旅游业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当前,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今年一季度,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在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方面作用明显;全国出入境人员超1.41亿人次,同比上升117.8%。

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指出,“十三五”期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增长态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超过10%。今年以来,旅游业呈现加快恢复、提质增速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从春节假期到清明假期再到“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4月份清明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景区339家;共有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854个。去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就业总数超过1000万人。旅游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此次新一批旅游景区跻身“国家队”无疑将为就业这一民生工程赋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旅游业在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后,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复苏势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发放旅游消费券、优化旅游景区开放政策等,有效激发了民众的旅游消费意愿。各地景区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游客体验,如推出线上预约制度、无接触服务等,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支培元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来看,国内旅游业在2024年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