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面这张一元纸币,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你足够细心留意,想必会记得这张纸币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姑娘。

右边的那位,是贵州女孩石奶引。

眼眸明亮,年轻俊美。

登上了纸币的她,没有因此过上高枕无忧的日子,而是过着十几年如一日平淡朴实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奶引是如何成为纸币人物的?

1978年,贵州女孩石奶引正在街上买刺绣用的针线。

一男子找他搭话:“我可以为你画一幅画吗?”

石奶引不会想到,这个人是著名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亲传弟子,侯一民。

更想不到他此番来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画家侯一民接到绘制第四版人民币正面图案的任务。

上级给出了两个明确的要求。

一是画面人物必须是真实人物。

二是设计要彰显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凸显“人民当家做主”的主题。

侯一民思前想去,决定10元以下的小额面币都采用少数民族人物头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6个少数民族,遍布世界各地。

侯一民当即背上画板,四处游走,寻找合适的人物。

经过贵州的时候,侯一民遇见了石奶引。

彼时的石奶引,刚满16岁。

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头乌黑茂盛的长发,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被誉为“寨子一枝花”

美丽动人的她,叫人移不开眼。

侯一民毫不犹豫上前询问,可否为她画一幅画。

石奶引答应了。

不曾想,一次普通的画画,竟叫全国人民看见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元纸币上的女孩,如今怎样?

很多年以后,石奶引才知道自己登上了1元纸币。

彼时,她已不再年轻。

一元纸币的出版时间,是石奶引被画十年后。

纸币出版后,总有人陆陆续续发现石奶引长得很像1元纸币上的人。

村里人传来传去,大家都知道寨子里出了个“人民币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地的记者也争相来采访,有关石奶引的报道在网络上频出。

地方文旅还做了她的宣传牌,放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

每次有人来这看传说中“1元人民币上的侗家女”,石奶引总会自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不饶人啊,当年的小姑娘变成老太婆咯!”

尚且年轻的时候,石奶引和一位叫石学海的男子成了婚。

成婚后,日子过得较为艰难。

白天,全家人到外种地谋生。

晚上回家后,就一起挤在一张破床上,很难睡个安稳觉。

但石奶引对此看得很开。

打小,她就遗传了家里人勤牢务实的家风。

相信只要踏实肯干,一家子齐心协力,一切皆有转机。

石奶引决定重操年少时的看家本领,织布。

四处买纺织机,织布,染布,制作绣花鞋和手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忙活,就是几十年。

皱纹慢慢爬上了石奶引的脸。

她的手,也渐渐变得暗黄粗糙,布满老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会嘉奖平凡努力的人

总有人说,石奶引的赚钱方式太蠢了。

明明小有名气,完全可以靠蹭流量赚钱,她却偏偏要靠双手致富。

石奶引走红后,并没有四处奔走宣扬,还是跟原来一样,种地,织布,带孩子。

虽然赚得很少,总归能支撑一大家子活下去。

转折,发生在2017年。

贵州省扶贫工作专家凌裕平听说了石奶引的故事和其贫穷近况,决定帮他们家脱贫致富。

凌裕平提出三大改变。

1、充分利用稻田。

此前,石奶引家就靠6块水稻田养活。

6块田,一年只能收种一季水稻。

改革后,稻田收割稻谷后,还能继续种植蔬菜。同时,在稻田里养泥鳅、黄鳝。

2、种植香水柠檬。

脱贫专家们调研发现,当地的气候、海拔等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适宜种植香水柠檬。石奶引家便开始开垦荒地,说干就干。

3、在微信上进行销售。

以前,他们只懂得在线下售卖,如今,他们把主要售卖任务转移到了线上。

改革后,石奶引家靠泥鳅每年就能轻松赚到上万元,靠香水柠檬年入两三万。

他们家,是真的脱贫了!

变有钱后,石奶引并没有变得傲慢无礼。

相反,她将自己学到的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村里的贫困户。

后续,更是协助镇政府,结合新技术,带领全村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因为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伞。

曾经,16岁的石奶引还是“寨子一枝花”。

如今,60多岁的她成为了“寨子脱贫一把手”。

岁月带走的只有她的容貌,她的勤劳、勇敢、坚强从未改变。

回看石奶引那张印在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不正代表了一代代山村人淳朴踏实的模样吗?

他们面对人生困境,不退缩。

永远相信,双手,能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