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打虎亲兄弟”的俗语常被人传颂,但历史的残酷却告诉我们,在权力的诱惑下,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往往显得如此脆弱而奢侈,皇室之间的手足情更是如此。

曾有一个皇上请自己弟弟喝酒,喝毒酒,但这个弟弟凭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大地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各路英雄豪杰轮番登场。

南吴国的建立者杨行密在攻打濠州时,偶然间遇见了一个在寺庙中寄居的小沙弥。

小沙弥名叫李昪,身世飘零,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然而,命运却在此刻为他敞开了一扇窗,他得到了杨行密的青睐,被收为义子。

李昪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他格外珍惜,在义父身边尽心尽力地服侍,学业武艺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行密对李昪的赏识越发深厚,然而却引来了杨行密亲生儿子们的嫉妒与排挤。

他们无法容忍一个外人分享家族的荣耀与权力,于是开始暗中排挤李昪。面对家族内部的纷争与矛盾,杨行密最终选择了站在亲生儿子的一方,放弃了义子李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行密将李昪如同礼物一般送给了自己的部将大臣徐温做义子,从此李昪便更名为徐知诰。

虽然经历了被转赠的屈辱与无奈,但徐知诰深知乱世之中生存不易,因此并未表现的很抗拒,反而如之前侍奉杨行密那般对待新义父徐温。

无论徐温如何待他,徐知诰都从未抱怨过一句。他的这份坚忍与孝顺赢得了徐温的信任与赏识,慢慢的也得到了成长,在这乱世中有了一定的实力。

历史总是充满变数,也喜欢重演,杨行密辞世之后徐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逐渐掌握了大权,其子嗣间的争斗又如同烈火般燃烧起来。

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训等人,眼见徐知诰势力日渐壮大,威胁着他们的地位,于是开始团结一心,对他进行排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徐知训假借兄弟情谊之名设下鸿门宴,企图除掉徐知诰,好在徐知诰平时待人诚恳深得人心,提前得知了消息,才侥幸逃过一劫。

这一事件让徐知诰有点想法,他一边为了消除义父的疑虑开始表面上自污名节,在自己的驻地整日里歌舞升平,过着寻欢作乐的生活;一边却在驻地不断训练兵马,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徐温这种人精岂能看不出徐知诰的用心,为了更好地掌控对方,他想了一个将徐知诰改任润州为官,扬州让徐知训管理的法子。

这时候徐知诰实力不济,只能听从调遣。可没想到徐知训在扬州却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激怒了众将后被大将朱瑾所杀,这也让徐知诰抓住机会再次回到了扬州。待徐温反应过来时,已成板上钉钉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徐知诰势力日益壮大,深为徐温所忌惮。徐温于是又把次子徐知询派往广陵与徐知诰争权夺利。

就在两方势力争夺白热化之时,徐温却因病辞世,徐知询很快就不敌徐知诰败下阵了。

这也预告着再无人能够制住徐知诰这头猛虎,很快他就正式掌握了南吴的军政大权。

徐知诰开始审视身边的隐患,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决定将对手徐知询斩草除根,于是设下酒宴邀请徐知询赴宴。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在酒宴上展开。

徐知诰突然端起一杯酒,说着“祝弟弟活千岁”的话递给徐知询,让他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知询怎会不知徐知诰的想法,但他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脑筋一转,心生一计。

他敏捷地伸出手,轻轻拿起桌面上另一个晶莹的杯子,将那杯酒液地一分为二,然后拿起其中半杯恭敬地递回给徐知诰,微笑着说道:“愿与兄长共饮此酒,同享五百岁之福寿!”
始料未及的徐知诰望着弟弟那双坦诚而坚定的眼睛,一时间气氛变得微妙而尴尬,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时徐知浩身边的一位伶人巧妙地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他轻笑道:“两位皆是福泽深厚之人,五百岁岂能满足?不如将此酒赠予我,让我代为品尝吧。”说罢,不等两人反应过来,他已一把夺过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随后悄然退下。
徐知诰见状,急忙命人取来解药欲救那伶人,然而为时已晚,伶人已毒性发作,倒地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知询心知肚明,哥哥徐知诰已然容不下自己,日后必将设法除之。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伪装之路,极力表现出对权势毫无兴趣的样子,让对方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
就这样徐知询小心翼翼地度过了余生,直至安然离世。

而他去世后的第三年,徐知诰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齐国。

后来他恢复了自己的李姓,将国号改为唐,史称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