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美貌也是一种生产力,是自身实力的一部分。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人可以凭借一张照片、一段短视频而迅速走红网络。

如果你长得足够有特色,有长相的优势加持,再加上一些互联网因素或个人运气成分在其中,很容易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赚得钵满盆满,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多年前,有一位16岁花季少女就因为长相太美而和“钱”结缘,被印在了1元的人民币上。

直到多年后被人意外发现告知,她才知道,自己居然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被人们提及熟知,大家伙才惊奇的发现,曾经的“人民币之花”原来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如此朴实简单甚至算很艰难的生活。

是美人迟暮,还是岁月不败美人?当初被印在人民币上的她,这些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际遇?如今现状如何呢?

贵州花季少女因长相美被称作“一枝花”

这位被印在人民币上的少女名叫石奶引,是一位家在贵州的侗族姑娘,当年正值妙龄。

让她也没料到的是,在她16岁那年,因为在家乡集市上的一次闲逛,日后会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民币因此结下不解之缘。

石奶奶于1961年出生在贵州江县庆云乡佰你村的一个侗族家庭。当地那个村子95%以上的居民都是侗族人,人们以织布刺绣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村落民风淳朴,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而行人罕至,是一片神秘而古朴的世外桃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灵山秀水滋养出的少数民族姑娘自然也是灵动秀丽的,石奶引就是其中最出众的一位。

年轻时候的她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皮肤细腻白皙,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顾盼生辉,瀑布般的黑色长发自然流淌在身后,小巧微微翘起的鼻子显得十分俏皮可爱,小鹿般的身姿也是轻巧灵动。

由于长相出众,她在当地的寨子里一直被公认为“一枝花”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也因为耳濡目染,加之天资聪慧,其刺绣和染色的手艺十分出色,更是在附近村落远近闻名,经常有人上门前来请教学习。

对此,石奶奶都是热情接待、手把手的教授,一点也不藏私、有所保留。

当时正当1978年,国家大建设的春风刚刚吹起,已然掠过了大江南北,也将这股生机盎然的和风吹进了这个安静而封闭的村落。

让她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生命中一次美丽的邂逅,画家笔下一次偶然的画像,会给自己今后的人生掀起一丝丝微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丽姑娘走进画家画像

话说这天石奶引正和几个小伙伴在集市上“赶会”,热闹的农村集市,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足以让年轻的姑娘流连忘返、眼花缭乱。

只见她们身穿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华服,三五成群的在集市里游玩,是集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石奶引走到一个摊位前挑选着绣线,和姐妹们商量哪种颜色搭配起来会更好看些。

这时,她感到有谁在背后拉了她一下。回头一看,是一位长相斯文的外乡男子。

看到石奶引被自己的举动吓了一跳,他赶忙道歉,并解释说自己一位前来写生的画家,叫侯一民,询问她是否可以让他画幅肖像。

看着对方不像坏人,想来自己长这么大也没当过模特,她欣然答应了这位颇有艺术气质男人的要求。

在一旁落落大方的站立好,侯一民就挥动着画笔,唰唰唰的在画布上绘画起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画完后,这位画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奶引不知道的是,当时给她作画侯一民的不仅是一名画家,师从徐悲鸿,而且当时他的另一个身份还是一名人民币总设计师,彼时他刚接到要设计第四版人民币的艰巨任务。

侯一民等人接到的指示是,新版人民币的画面要体现国家的大发展、大变化,社会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成就,要凸显“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创举

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这些设计师们决定人民币的版面设计以真实人物为主,不能虚构。当时百元、五十元的人像很快就敲定,以国家带头人和工、农、知识分子的头像为主。

而对于小面额的人像主景,他们计划以少数民族为主,暗示民族大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一民在全国各地采风的时候,途经贵州江县,在这里的集市上,他见到了让他眼前一亮的侗族姑娘,将她的美丽身影画了下来。

意外发现自己的头像被印在1元人民币上

对于这段人生中的小插曲,石奶引并没有放在心上,很快就忘记了。

没过几年,到了出嫁的年龄,她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嫁给了隔壁村的小伙子石学海,来到了一个更为贫穷的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家人口众多,兄弟姐妹八九个,加上自己出生的几个孩子,石奶奶日子过得可谓十分艰辛,她没日没夜的织布染布做绣花样品,照顾家人、养家糊口。

岁月的风霜残蚀了她姣好的面庞,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她苗条的身姿,一双柔弱白皙的双手也因为操持家务而布满老茧,因频繁接触染料而被浸染成了不堪的黑色。

虽然辛苦,但是勤劳的石奶奶毫无怨言,她觉得靠自己双手脚踏实地的过活,很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度过一生,没想到事隔40多年之后,一位朋友认出了1元人民币上的这个姑娘,当下询问,不就是石奶奶吗?

石奶奶这才想起几十年前,有一位画家画过自己的画像。消息不胫而走,石奶奶出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自己被印在人民币上,石奶奶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面对闻风而来的记者和游客,她也是平静叙述,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本质的变化。

这位侗族姑娘,后来如何了?

当石奶奶有了“人民币女孩”的身份加持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她的村落,希望一睹她的芳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会唏嘘感叹,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曾经多少姣好的容颜在苦难的生活面前也会被击败、不堪回首。

因为名人效应,带动她本地的乡村旅游业开始兴旺。

然而,石奶奶并没有享受到这波红利的加持,出了名之后的生活依旧十分贫穷,甚至一度失去了领低保的机会。

人们会为石奶奶感到不值和不公平,为何“人民币上有她,她却没有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石奶奶对此并不是很在意,面对前来游玩的客人,她会热情的接待,也应人们要求,会和这个已经绝版的币值合影留念。

后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一位叫凌裕平的农业专家得知了石奶奶的故事,十分感动,他来到贵州,帮助她在内的困难老百姓通过科技种养殖,成功脱贫致富。

故事写到这,觉得很美满。想着东坡居士的一首词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江上清风、山上明月,世界美好万物,唯闲者得之。

现在63岁的石奶奶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她依然坚守在美丽的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生活简单而幸福,她说自己的愿望是“种好地、带好孙儿”,祝福石奶奶继续在这方山水间、肆意而美好的生活。

也希望俗世中的我们,可以有这份疏朗的心境,寄情山水间、笑看人生过,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

读了石奶奶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