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满节气已过,这也表明四月份即将结束,因为按照书中的记载,小满为四月节,芒种则是五月节,小满后15日就是芒种,今年的芒种是四月廿九,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它虽然不是节气,但确实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天不仅会放假三天,而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在民间好不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芒种之后,便是端午,按照《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是开始、初始的意思,午表示五,它也对应着干支历当中的午月,因此民间人们把它称之为为端午。这天的习俗有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简单的讲,端午节属于一个大节,它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还有饮食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就要到了,民间老人却说今年端午是“凶日”,无论多忙,提醒大家:1不说,2不做,3要躲,顺利过端午,那么这个到底有啥讲究呢?

为啥说端午节是“凶日”?

这个源于五月五日恶月恶日说,端午节,属于一个祭祀的节日,在以前的时候,这个时候温度上升湿气比较重,瘟疫盛行,人们容易生病。而且很多蛇、虫繁殖迎来高峰期,当人们在家里或者外出遇到以后,容易被咬伤。所以,五月被称为“恶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风俗通》记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滦州志》记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从古书当中的这些记载来看,都向我们表明,五月五日被视为恶月恶日,此时要懂得规避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为民间这种说法,人们就一直认为端午节这天本身就是凶日,我们要注意提防,不仅要躲端午,还要知道注意防病防灾,以免给自己带来不顺。

1不说:端午快乐

端午节,它本身是凶日,而提到这个日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投河的屈原、投河的曹娥、被投河的伍子胥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都是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源于夏至说、恶月恶日驱邪说、吴越图腾祭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祭祀的日子,你说快乐,难免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在这个驱邪日,我们更要说些应景的话,应该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2不做:露天睡觉、下水游泳

端午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去露天睡觉,此时正值天地相交燥热寒凉相会的时刻,这个时候受凉,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另外此时也是各种毒虫出来的时候,被咬到的话,也会给自己带来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水游泳,这个自然也是不能去做的,因为本身这天是祭祀的节日,阴气会比较的重,人容易招来邪祸,如果下水的话,很容易碰到不好的东西,再者说,这个时候天气变化比较大,很容易出现降雨的一个情况,如果游泳的话,尤其是野外,也容易遭遇不测。

3要躲:躲太阳、躲毒蛇、躲毒虫

躲太阳,东汉王充《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太阳火气,常为毒螫…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这个时候是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所以要注意避开,尤其是中午的时候,其太阳比较毒辣,也容易给人带来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躲毒蛇,这个比较好解释,以前在农村当中,毒蛇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没,因此要避开它们,不要去山上,也不要去一些杂草丛生的地方,如果被咬到的话,会特别的疼痛,甚至有的还会因此毙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躲毒虫,在这个时候,还要注意躲避毒虫,比如蚊子之类的,也是比较毒的时候,可以选择来点艾草,然后对其驱蚊,这样也会让自己不受到它们的骚扰,从而能够顺顺利利过端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每个地方都各不一样,其中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北平有五月五日不汲泉水的禁忌,以避免井毒的侵害。在《嘉靖隆庆志》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从这些地方我们也能看到,端午节它是凶日,民间讲究忌讳也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