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纱厂

是张謇父教育、母实业实践的原点

也是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活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7月

大生纱厂一期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首次对大生纱厂内工业遗存建筑

进行系统性修缮

经过一年多施工

四处历经百年沧桑的“国保”建筑

完成保护性修缮

新一轮的修缮工作再次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花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1898年,在大生纱厂建厂之初,清花间厂房由英国人汤姆氏设计建造而成,百年来一直使用至今,直到修缮工作启动前,仍被用作存储仓库。如今,这座南通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建筑在经过系统性修缮后,已经恢复原貌,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重现纺纱生产流程的展示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部长 邱松松:

清花间的主要修缮工作是恢复木质结构的木柱、厂房屋顶的瓦木板以及防水材料。我们准备利用清花间的厂房,真实复原百年生产线的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生纱厂整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2个建筑本体。近年来,大生集团有序分批开展保护修缮工作,一期工程包括钟楼、清花间厂房、纺织专门学校图书馆以及宿舍大楼四处文保建筑。今年年初,6号仓库抢救性修缮工程启动,大生纱厂仓库群一期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也在同步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部长 邱松松:

我们今年会完成6号仓库抢救性修缮工作的整体工作。近些年,大生集团也是有序分批开展文物的修缮工作,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完成厂内所有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大概在2028年,整体修缮工作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要留住城市的“工业记忆”,更要让文物“活起来”。以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为基本原则,最大限度恢复文物建筑原貌的同时,大生纱厂计划后期在内部搭设实物和图文展陈,与建筑实体一起,打造成为“原址、原汁、原味”展示张謇“父教育、母实业”实践的最佳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南通新闻

记者:周杨、何锋

编辑:李可芹、品怡

责编:马跃

审核:张越超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