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时隔100多年,中国从那个被外国人多次侵略的贫穷、落后国家,变成了今天的世界强国。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正在快速崛起,再次成为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少国内外人士认为只要内部不出问题,没有人能撼动现在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弗拉基米尔·巴托卢米耶夫,是俄罗斯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名专家。他曾公开表示当下的中国,内部不出问题,那么“外部因素”是无法撼动中方的。

我国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使这个曾经历经百年沧桑的国家再次站在了全球舞台的中心。

然而,这一壮阔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它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与智慧,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坚韧本色。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经济、军事等方面是否发达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开端,那么改革开放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给我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迅速赶超全球绝大部分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我国依然没有停止发展经济的脚步。2012年,我国总GDP为53.9万亿元,到2023年时增长到了126万亿元。

对内,已经全面脱贫。对外,我方对全球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在30%以上,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内外都呈现稳步向前趋势。

我国吸引了很多外来投资,在外贸方式上持续创新,1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经贸伙伴是中国。

2024年3月31日,美国、俄罗斯、中国等五国智库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我国经济总量很可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

由此可见,他们看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我方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很难被撼动。

经济实力强大,才能有钱发展工业、制造业等领域。之前,我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

但近10多年,我方在快速向制造强国转型。

西方国家用几百年完成的工业化,我国仅用了几十年,足以证明中国的崛起锐不可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是底气,外交政策获多国认可

在军事领域,我国近些年的成就非常瞩目。

三艘航母接连诞生、下水、服役,包括055型驱逐舰在内的各种舰艇也相继投入使用,各种类型的战机、导弹、武器装备纷纷亮相,无不说明我国国防实力的强大。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维护主权、保护本国人民的最大底气,让其他国家不敢来犯。

曾几何时,我国就是因为军事力量不够强大,才会被英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侵略。

这段屈辱的历史,始终激励着我国砥砺前行。

中国的国际地位、话语权不断提高,除了因为自身综合国力强大之外,跟我方实行的外交政策也有很大关系。

五十年代,周总理提出了“和平五项原则”,这一外交理念越来越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国强大了,但面对实力比较弱的国家,我方从不盛气凌人,更不会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施行霸权主义。

我国从没有“称霸”野心,有的只是如何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我方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

即便是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公正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正能量。

与此同时,我国的政治体制不断完善,长期注重民生等领域,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正以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姿态走向世界,相信只要内部不出现重大问题,这一切都将继续向好,无人能够撼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崛起的原因

我国能够从百年屈辱中崛起,实现繁荣富强,离不开我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不同时期,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口号。

从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到邓公的“改革开放”,再到“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主张符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内部团结统一,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忧外患层出不穷。正是有了党的英明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新国家才得以振作,解决内外忧患,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

改革开放时,全国上下一心进行经济等方面的建设,为我国如今的成就与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国家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前提。

只有国泰民安,万众一心,发展事业才能如火如荼,一往无前。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势必阻碍发展大局。

因此,我方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一切分裂国家、破坏安定团结的行为。只要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社会稳定,我国崛起的步伐将永不停歇。

参考资料:
“中国GDP有望2035年超美” 环球时报 2024-04-01
【百年正道】中国何以赢得今天的国际地位? 中国网 2021-07-02
全文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新华社研究院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