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大学校园聆听思想沙龙,约上小伙伴来一次城市文化city walk,组团打卡人气社科场馆,带娃玩转有趣的社科市集……

近期,第23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正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5月20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联合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在长白二村小学分校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本部,举办了一场“保护长江、启航梦想”科普活动,一场有关水产养殖的city walk随即拉开序幕。

“我手里拿的这条长长的鱼标本,名字叫鳗鱼,同学们知道鳗鱼是生活在长江里的,还是生活在大海里的?”在长白二村小学分校的科普活动课上,来自上海水产研究所的安传光博士,拿着他们精心制作的鱼类标本,逐一向同学们介绍鱼类标本的名字、种类、以及保护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鳗鱼是一种洄游鱼类,平时鳗鱼生活在诸如长江、珠江等这类大型淡水江河之中,但等到它们准备产卵养育后代时,它们就会从淡水江河中,游到大海中进行产卵孵化后代,而孵化出来的鳗鱼幼苗,又会沿着父母来时路,洄游回淡水江河,鳗鱼的一生就这样在来回洄游中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安传光博士的讲解,同学们对鳗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小高度。长白二村小学分校四年级学生高梓豫告诉记者,以前只听说过鳗鱼,还不知道它的生命如此“坎坷”,在大海与江河之间来回洄游,而在洄游的过程中,又有很多不知道的危险,能幸存下来着实不容易,“我们学生要爱护长江环境,爱护大海环境,在它们生存过程中,给予最温暖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它们健康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长江里的保护鱼类,河鳗(日本鳗鲡)基本上属于自然生长的鱼类,目前人工育苗的难度非常大。安传光告诉记者,目前仍未能完全掌握鳗鱼幼苗的开口饵料具体是什么,其次鳗鱼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盐度也无法精准掌握,所以目前国内河鳗鱼要全靠自然繁殖和生长,人类必须给予鳗鱼足够多的关爱与保护,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保护长江里的鱼类,长江大保护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邱楚雯,以“长江大保护”为题,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科普课。让同学们了解了长江流域、长江文化、长江里的特种渔业资源、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举措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课堂上欣赏鱼类标本,那么在水产养殖实验室,同学们又会发现什么新工艺呢?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鱼类育种实验室、水质检测实验室、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水产病害防治实验室,同学们可以看到日常食用的鱼类的品种是如何被选育出来的,水产养殖的水质是如何检测的,研究所如何依靠科技保障居民日常食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实验室只是短短的一段过程,但实际实验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经历各种失败的尝试,更换各种精密仪器,添加各种化学试剂,才能最终完成实验目标,为水产养殖提供精准养殖数据。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渔业科普志愿服务队队长朱燕告诉记者,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养殖水环境、水质、水生生物,而现在把这个研究的过程,展示给小朋友看,希望能让他们从小就种下探究科学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一下午的时间,同学们既鉴赏了长江珍稀鱼类标本,也见证了水产养殖的科技助力,长白二村小学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旭雯表示,这次活动,主要是帮助小朋友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了解长江的濒危水生物种,在小朋友心中,要根植长江大保护的理念,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增强保护长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了解到,他们的渔业科普志愿服务队还将继续面向社会,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活动,增强居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和引导小朋友们从小就喜欢科学研究、勇于探索发现。

文字/图片:陈涛

编辑:张天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