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

建立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中

划定的南岭和南海优先区域基础上

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细化为11个区域

其中包含湛江雷州半岛海域等

7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湛江的海。蓝伟强 摄

湛江三面环海

拥有优越的海洋生态系统

据统计,湛江全市辖近岸海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243.7公里,占全省大陆海岸线的30.2%,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海域生物种类达2000多种。

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

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

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

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也是候鸟天堂和鱼、虾、蟹、贝类

重要的产卵场和增殖地

是多种生物的“栖息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树林间白鹭飞舞。罗锦屏 摄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

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着

生机盎然的红树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牛岛红树林。吴东俊 摄

2021年底

湛江吹响打造“红树林之城”的号角

凝心聚力把湛江红树林

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

绿美广东新亮点

数据显示,2023年湛江共完成红树林造林1273公顷、修复1553公顷。目前,湛江红树林面积6398.3公顷,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60.1%、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3.7%,拥有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中国大陆沿岸保存最完好

的现代珊瑚岸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

和其它海洋生物构成的岩石结构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浅海区域

能为大量的海洋生物提供

栖息、繁殖和觅食的理想环境

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北跑 摄

为保护珊瑚礁

1999年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成立

2003年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并成立广东省唯一的

国家级珊瑚礁管理局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内分布着我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保存最完好的现代珊瑚岸礁。目前已发现珊瑚种类共3目19科82种,其中54种石珊瑚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Ⅰ级,整体状况优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南方日报

此外

特呈岛附近海滩

也曾出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魅力霞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魅力霞山

海草床生态系统

发现中华鲎幼体

海草床是

“三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2012年,有学者在

湛江英罗湾高桥河口以南

潮间带滩涂发现海草

斑块分布

资料显示,海草群落外貌呈浅绿色。退潮时植株匍匐于泥滩表面,群落覆盖度春季可达15%,秋季下降为约8%。

该处海草床为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多种鱼、虾、蟹、贝密集地栖居在海草床所在的滩涂上。在调查期间还发现了珍稀海洋生物中华鲎的幼体。

雷州半岛分布有

发育较好的牡蛎礁

牡蛎礁也是一种

关键的海岸带栖息地

是海陆连接的重要生态通道

是维持近岸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海洋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为人类提供鲜活牡蛎以供食用外, 牡蛎礁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

牡蛎礁可以净化水体

提供栖息地、防止岸线侵蚀等

据资料显示

雷州半岛分布着发育较好的牡蛎礁

雷州半岛曾是中国最大的火山群之一

大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向大海

为生蚝生长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数量世界第二大的

中华白海豚种群

中华白海豚

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湛江市雷州湾海域,成群的中华白海豚在画面嬉戏玩耍。来源:南方+

近20年间

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

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大

且种群稳定壮大

“青壮年”成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白海豚结队捕食。吴东俊 摄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