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示范区薛庄便民疏导区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混凝土钢架结构已基本落成。

薛庄老街由来已久,以前附近村民在路边摆摊并逐渐形成集市,但流动商贩随意占道经营,卫生状况差、交通堵塞等问题严重。

示范区按照“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便民利民”的原则,在滍阳路与夏耘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南位置,设置了3000余平方米的薛庄便民疏导区以及固定摊位,目前这里也是示范区客流量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区。

“以前在路边摆摊,后来薛庄便民疏导区建成,让我们有了固定摊位,不怕风吹雨淋了。现在疏导区提档升级了,看效果图真是‘高大上’,期待看到建成后的样子。”薛庄便民疏导区菜农闻艳芳说。

据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猛介绍,目前薛庄便民疏导区西片区提档升级工程一层已封顶,二层正在建设中,预计7月底落成投用,内部还将配备空调等设备,使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环境卫生更加整洁、食品安全得到更高保障、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薛庄便民疏导区提档升级完成后,总面积将从目前的3000余平方米扩展至6000平方米。一层商铺主要经营蔬菜、肉蛋禽类、海鲜、粮油、豆制品等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二层设置“中央厨房”经营餐饮,方便周边居民、单位职工就餐。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保障供应的基础设施,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年以来,示范区菜市场提质升级工作驶上快车道。该区规划打造首个智慧农贸市场,高品质提档升级薛庄便民疏导区,并按照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目标要求,积极打造5个便民摊点群、10个便民菜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提档升级的便民菜店,大多分布在小区集中但附近没有大型超市、菜市场的区域。“这既是对示范区居民生活配套设施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也是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的重要举措。”杨猛说。

自从楼下有了菜店,买菜再也不用跑远了。便民菜店由政府与超市合作,品类多、质量高,真是太方便了。”当天,东王营社区居民王军红一出小区大门,就拐到旁边的便民菜店“90生鲜配送超市”购买食材。

便民菜店由该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和西投公司统一管理,通过蔬菜基地统一直采的方式,越过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不仅保证了菜品新鲜,而且价格也实惠。约300平方米的便民菜店,日均客流量2000余人次。

“我们以菜市场提质升级小切口撬动民生设施大改善,不断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杨猛说,下一步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将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和期盼,激活基层建设治理新动能,提升群众购物体验感、生活幸福感,让老百姓切实收获“菜篮子”拎出的幸福感、安全感。(平顶山市示范区新闻中心供稿 作者:张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