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0日,在鲁山县张良镇北部的闫洼村、黄庄村、杜庄村等几个村庄,一块块连片数十亩的张良生姜地块上面已经盖上了一层黑色的、2米多高的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就像一座座连片“遮阳房”,呵护着张良生姜幼苗的健康生长。

“生姜苗最怕阳光暴晒,以前得砍伐山坡上的野生栗树枝条,再运到田间地头,插到地垄边给生姜遮阳,十分麻烦,现在人工成本贵,不划算。近年来种植生姜成地块大、成规模,质量好的遮阳网一年就使用那么三四个月,因此可以连续使用四五年,比起插栗树的枝条来,成本还低了不少呢。”鲁山县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飞飞介绍说。

当天,在“遮阳房”内,搭建了1.8米高左右小拱棚里面的生姜幼苗已有90公分高;仅有一层地膜覆盖的生姜幼苗也有20多公分高。杜飞飞介绍说:生姜就像麦收后播种玉米一样,早种上一天就大不一样,搭建塑料拱棚保温,可以让生姜在清明节前提前栽种,收获期相同的情况下,拱棚生姜一亩地比露天生姜增产2000斤不成问题。

杜飞飞以前在南方经商,2015年回乡创业,牵头成立了鲁山县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振兴张良生姜产业当作自己的返乡创业目标,合作社从最初种植300亩生姜起步,近年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生姜具有促进食欲、温中止痛、杀菌解毒的功效,是厨房必备的调味品,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姜保健作用的高度认可,生姜价格也一路走高,因此张良镇及周边乡镇群众也不断扩大生姜种植面积,除了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到荷兰、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据杜飞飞估算,今年张良、马楼、磙子营、张官营等乡镇的黄姜种植面积已扩大至6000多亩,为历年来之最,生姜种植已成为鲁山县东南部平原地带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张良镇除了巩固扩大腰带生产、大棚蔬菜种植外,还大力发展暖棚反季节蔬菜、羊肚菌和红托竹笋、张良生姜种植面积,走上了产业发展多元化发展之路。”张良镇党委书记杜彦辉说。(鲁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李东旭 乔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