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中国多类商品加征税款,总数涉及180亿美元。

这也是拜登上台后对中国加征的最大规模关税,暴露了美国民主党政府“换汤不换药”,试图延续特朗普时期不公平的关税打压政策。

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天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访谈时提及这件事,顺带喊话“不希望看到中国过激的回应”,次日又表态希望中国“理性应对”

耶伦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希望中国挨了关税的打之后忍气吞声,别对美国采取反制手段。

他们更担心中国像特朗普时期一样对拜登政府反击,这样新的一轮贸易战有可能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来说说这一波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加征如此多新关税,电动汽车加税更是达到100%的程度。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竞争力太强悍了,美国也是做了一番抵抗之后才发现根本打不过。

就连美国电动车和整个清洁能源行业都无法和中国竞争,他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输在了起步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巴马政府当年牵头组建《巴黎气候协议》,号召全球使用清洁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还给每个国家定制了节能减排的标准;

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因为当时发展中国家主要能源就是化石燃料,清洁能源还是高端产品;

为了让发展中国家“自断其臂”封锁其工业产值,购买欧美才能生产的光伏、蓄电池等,西方才定下气候协议和所谓的指标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从2008年开始,就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项目研发清洁能源,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产品接连取得突破。

正是凭借着这些竞争和积累,中国不仅完成了西方国家所制定的低碳指标,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大创新发展,打破了西方想靠着清洁能源继续收割全球的幻想。

这是我国电动汽车的第一波积累。

2016年时我国的光伏电池板生产成本已经达到欧盟的三分之一,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我国蓄电池产量比欧盟和美国加起来都多,且成本也要远低于西方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池技术发展为后面推出电动汽车创下基础。

过去几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凭借着创新和低成本、批量自动化生产,出口量逐年增强。

而现在西方拿得出手的电动汽车品牌非常有限。

可以说除了特斯拉等极少数车企靠着拜登政府的高额补贴可以和中国掰掰手腕之外,剩下的根本不能和中国竞争,也无法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欧盟和美国意识到如果还不拦住中国的话,那么不出几年全球的电动汽车市场根本没有他们的蛋糕了。

放到国际舞台上,欧洲和美国的汽车更新能力也根本没法和中国竞争;

这种情况下欧美只能“关门大吉”,用高关税手段直接禁止中国汽车进入市场,这就是拜登政府这次加税的源头所在。

为此耶伦等人还编出一套“产能过剩”的新词,大意是中国的产能已经严重不符合需求。

所以他们在国际上降价批量出售,这损害了西方国家“规矩做生意”的利益,如此借口可以说是毫无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拜登和耶伦的言论,我国也是给出了强硬的回击:

美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自由贸易”,别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产能过剩”,这简直是毫无道理。

再加上15日中方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明确回击:

中国将会采取手段,维护我国的利益。

话说得非常明显: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忍受这种歧视和关税打压,美国也需要为关税手段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美国媒体之前也为这件事诉苦,表示拜登原本不想下手,是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得太过分了。

因为中方已经将这一市场变成了一家独大,这是美国福特、通用等各种车企都难以达到的程度。

这样做等于抢走美企、美国工人的饭碗,那么拜登就不得不出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歪理”,如果美方感到竞争压力大,我国向来也不排斥按照WTO的规则,在合理范围内征收一定的关税保护美国产业;

但拜登这次一加税就是100%的翻倍程度,根本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而是要让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寸步难行,根本卖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美国民主党政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拜登这次的大选;

众所周知,美国议会是个比拼谁对中国更加“鹰”派的地方,谁反华声音喊得更高,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党内支持和选票。

拜登的这一举动就是为了给本届大选献上一份“投名状”:

美国民主党政府已经采取了如此严厉的手段来针对中国,这不是只喊口号不做事情;各方应该相信如果民主党继续执政,还会对中国下手“毫不留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欧盟也在蠢蠢欲动,欧盟委员会去年已经发起了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第一轮调查行动会在上半年结束,届时他们会征收税款。

但消息人士表示,欧盟对中国的征税可能会保持在30%以下。

毕竟欧洲国家不像美国一样要彻底撕破脸皮,他们同样是不想触怒中国招致反击,所以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

既然中国有所表态,对这件事予以了强硬驳斥,我们就一定能拿出手段来应付这种“流氓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时期美国想打贸易战,第一轮和第二轮过后中国也对美国商品同步征收反倾销税。

大量美国企业到政府举牌抗议,喊话施压,特朗普不得已才没有了接下来的行动。

所以美国也是有软肋的,否则耶伦不至于一再喊话中国“别反应过激”,他们只是心虚担心中国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西方将中国电动汽车以高关税封锁,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事实并不是如此。

因为当年欧盟也曾对我国光伏企业进行持续的高关税管控,中国迅速转移市场到发展中国家,并强化投资创新力度。

造成的唯一结果是中国光伏市场损失不大,但在关税保护下的欧洲清洁能源公司更加不思进取。

到了2016年欧盟生产出的光伏电池板等商品离开欧洲根本就卖不出去,到如今进入了随时倒闭的状态,这都是一味躺在贸易保护摇篮里的结果。

不敢直面竞争最终将变为“巨婴”,美国的电动汽车行业也将会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耶伦再谈中国存在所谓“产能过剩” 中国外交部驳斥》中国新闻网

《美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影响几何?业内人士:以政治操弄为主,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网

《环球时报社评:再高关税也保护不了美国汽车业》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