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1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9日报道,虽然欧洲有较多国家的扶持生育政策走在前面,但如今该地区少子化程度加速加剧。2023年芬兰和法国生育率创下历史新低。背景因素在于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目前没有阻止少子化趋势的“特效药”,各国都在不断探寻解决之道。

2023年,芬兰总和生育率为1.26,这是显示一名女性在一生中所生育孩子数量的指标,这是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法国生育率也持续下滑。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总和生育率为1.68,是二战结束后的最低水平。

生育环境日臻完善,为何生育率反而下降?芬兰图尔库大学教授马里卡指出:“在芬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孩子,这并不是增加育儿补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副教授卡特琳指出:“地球变暖,通胀高企,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或少生孩子。”背景因素里还有这种价值观的传播——即使不生儿育女,也可以拥有积极而充实的人生。

芬兰政府对此深感危机,于2021年发布人口政策指南,将生育率长期目标定在1.8。芬兰还计划出台人口政策报告。法国总统马克龙1月发布制度改革方案。具体方案包括产假可以休6个月,育儿假原本可持续至孩子3岁,现在有所缩短,但会大幅增加育儿补贴。

其他发达国家同样面临严峻形势。美国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62,是195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新冠疫情导致移民受到限制,由此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东亚地区少子化问题较为显著。日本2023年新生儿数量为758631人,比前一年减少5.1%,创下历史新低。韩国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为0.72,创下历史新低。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研究员茂木良平(音)强调:“营造让年轻人愿意结婚的环境,让有生育计划的人如愿生育,从这两方面强化政策支持非常重要。”(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