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广东佛山的聂先生称,其提车不到1个月的小米电动汽车两次在高速路上智驾失灵,无法行驶。直到5月10日,聂先生未收到车辆故障报告,只好同意小米一方提出的退车方案,双方签订车辆回购协议。“但我仍想弄清楚车辆为什么会发生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辆两次智驾失灵原因不明

据红星新闻报道,聂先生称,3月28日,他购买了小米当日发布的电动汽车SU7 Max创始版,售价299900元,于4月10日提车,此后正常使用过几次智驾功能。

4月29日,聂先生在佛山高速上驾驶时,忽然出现智驾失灵和紧急制动失效的状况,于是他马上咨询线上客服查看车辆状态。车主专属服务管家群沟通记录显示,4月29日上午9时,聂先生反映其驾驶的小米车辆,在广东佛山开往云浮的高速路上出现临时故障码,导致无法使用智驾,在线操作升级无效后,服务管家称将安排技术人员远程检测。

聂先生表示,后续小米线上售后回复称是软件问题,修复后可继续使用。怎料两天后,5月1日,聂先生驾车回川途中再次遇到智驾失灵,车载显示屏上不断提示前向紧急制动功能与盲区监测辅助功能异常等问题,并建议联系线上服务中心。

“开车过程中车一直报警,让靠边停车。”聂先生称,事发于凌晨1点左右,他不敢继续在高速路上行驶,靠边停车后立即打给小米售后。由于当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车流量大,凌晨5点多拖车才赶到,车辆拖回佛山售后中心检测一共耗时11小时。当天晚上9点,聂先生收到售后人员的答复是车辆硬件问题,需要修理完毕才能继续行驶。由于售后中心无法提供代步车,聂先生无奈只能开自己的另一部车回四川。

之前说是软件问题,现在说是硬件问题,车辆故障令一家人假日出行受影响。”聂先生表示,他从5月1日到5月10日,一直与小米售后沟通车辆故障原因,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及时间成本,希望厂家正式道歉,并出具车辆故障报告。“事发时幸好机械制动踏板没出现故障,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及车辆损失,但作为车主,我有权知道故障原因。”

聂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直到5月10日,自己迟迟未收到车辆故障报告,即便车辆修好了他也不敢开,只好同意小米一方提出的退车方案,“但我仍想弄清楚车辆为什么会发生故障”。

聂先生提供的车辆回购协议显示,经双方友好协商,广州小米景驭科技有限公司同意回购聂先生的车辆,并约定在5月10日前移交,聂先生需配合回购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

针对此事,记者以当事人朋友身份拨打小米汽车线上服务热线4001826888询问故障事宜,对方表示已为聂先生安排退车,双方已签署回购协议,会覆盖其购买和退回这台车的相关加装费用损失。“但是关于具体的车辆故障原因,目前确实还无法进行确定,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SU7交付后仍在路测,

用户是否真的是“小白鼠”?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进行了3个小时的SU7驾驶直播,首次公开测试了小米城市NOA、高速NOA系统,并收获了3900万人次的播放量。除了发布对于智驾的看法以及小米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外,雷军还向外界公布了小米SU7仍在测试的消息。

“再告诉大家一个以前没有讲过的信息,(SU7)这个车队目前还在测试,我们希望把这一批车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全部测试完可能会跑1100万公里。”雷军说道,以前的车厂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投入过如此大规模的测试。

雷军公开小米SU7仍在测试的信息后,再次引起了舆论和从业人员的热议。

多家传统车企的研发人员向记者表示,雷军所说的全生命周期测试应该就是传统车企的地区性路试或全国道路测试,这类测试与台架或场地测试不同,使用场景和强度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根据企业要求的不同,测试里程通常在15万~20万公里不等。

“但这类测试肯定会在正式投产(SOP)之前,不会是在交付后还继续进行。”一家合资车企的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一般产品的耐久测试会分为整车耐久、专项耐久等,部分测试通过台架测试、专业试车道等进行,这类测试可通过换算,等效更长的日常耐久测试里程;除了上述测试外,整车也会在真实道路进行测试,以贴近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此外在车型改款时,也会进行类似的真实道路测试,但该测试同样也是在SOP之前进行。

因此有观点认为,小米SU7测试尚未完成就开始交付,有将用户当“小白鼠”的嫌疑。不过亦有人士表示,在上市后还在继续路测,该车仍在继续进步。

自3月28日正式上市后,小米SU7成为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最火热的产品之一。5月15日,小米方面称,小米SU7在43天后就完成了1万辆的交付成绩,小米汽车将继续提升产能,保证今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

从交付开始,小米SU7就陆续出现多次疑似质量问题,其中包括刹车失灵、失去动力、翼子板脱落等

一位要求匿名的车企路试人员认为,小米SU7翼子板脱落比较“低级”,这本该是路试中应该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SU7 Max最高配保费高于玛莎拉蒂

小米SU7的保费反超玛莎拉蒂2000元?

官方信息显示,小米合作的保险方一共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阳光保险”,保费都相同,分为基础版和尊享版两种保险方案。其中,基础版由交强险、机动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组成。而尊享版第三者责任险由2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188元驾乘险升级为388元驾乘险。此外,官方还提供自定义的险种组合。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北京小米线下商店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指导价21.59万元的小米SU7保费在5000~6000元,指导价29.99万元的小米SU7 Max保费则高一些,在6000~8000元之间。与此同时,记者也联系到了一位玛莎拉蒂4S店销售人员并了解到,指导价为65.08万~101.88万元的玛莎拉蒂Grecale基础版的保费则只有6000元左右

如果按照小米SU7 Max最高配保费来看,确实已经贵过65万元的玛莎拉蒂。但事实上,在同价位的新能源车里,小米SU7的保费其实不算贵。比如,指导价为23.19万~33.59万元特斯拉Model 3和指导价为29.80万~35.60万元的蔚来ET5T,官方提供的保费用都在6000~8000元之间。

虽然小米SU7的保费在新能源车型中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对比同级别的燃油车确实要贵不少,例如日产探陆车型的指导价为22.58万~28.78万元,保费仅需4500元左右。

有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约为4000元,而传统车型商业险平均保费约为2200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目前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大部分处在盈亏线边缘。由于新能源车的出险率和赔付率较高,以及维修成本较高等因素,很多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业务难以实现盈利。”申万宏源证券报告也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边缘,亏损压力较大。

此外,虽然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并实现盈利,但整体而言,新能源车险业务对保险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新能源汽车保费贵,但赔付率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较新,保险公司在风险定价、风控能力、大数据模型预测等方面面临挑战。“由于缺乏长期的数据支持,保险公司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来评估风险,导致保费上升。”江瀚表示。

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高,尤其是采用高性能电池和特殊材料的车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有些零部件不能维修只能更换,这就拉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维修成本。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红星新闻、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

主题:

【名医面对面】科学护肝胆,拒绝“肝”着急!

时间:

2024年5月21日15:00-16:00

嘉宾:

李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本期解答:

1、常见的肝脏、胆囊疾病有哪些?

2、哪些习惯容易导致肝胆疾病?

3、肝癌高危人群如何精准筛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大图 |苹果大降价!

点击大图 |多孩,补贴!高学历,补贴!又一城大动作!

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