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在2022年12月推出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并试行2年,目前该计划从试行至今已有将近1年半的时间,到了2024年今年年底即将满2年,港府也一直在检讨该计划是否能满足香港对人才引入的需求,包括人才的数量和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

2024年4月19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公布了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抵港的最新人数,并透露港府将于年中全面检讨高才通计划。

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约11万名人才,经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抵港。其中,高才通计划截至今年3月底,共收到逾77,000宗申请,近62,000宗获批。虽然高才通计划人才首两年签证期间无须先在港获聘,但他们不少已经在港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https://sc.news.gov.hk/

去年11月,港府就抵港超过六个月的高才通计划人才进行跟进调查,发现54%的到港人才已就业,主要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约为50,000元,约25%人才每月就业收入达100,000元或以上,明显高于本地每月20,000元的就业收入中位数。另外,来港人才的配偶也有16%已经就业,而且多数从事高技术工作。这些调查结果显示,高才通计划人才及其配偶来港对香港有直接经济贡献,而他们过半是40岁以下,不少更带同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为本地劳动力增添生力军,亦对香港人口结构带来正面影响。

孙玉菡局长还透露,在今年年中,会就高才通计划及其他人才入境优化安排进行检讨,以确保措施具竞争力且有效应对本地人力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https://www.info.gov.hk/

那么,到了2024年12月即将要满2年,高才通将何去何从?目前官方尚未有明确的答复,但其实港府自推行高才通计划以来一直在检讨中,看是否可以更优化计划,来满足香港对优秀人才缺口和人口结构比例的需求。

环球香港高才项目总监Kelly Li预测:

目前内地申请人一直是高才通的申请主力军,未来港府也会希望吸纳更多海外人才赴港。加之,随着申请人越来越多,高才通的申请门槛势必也会进一步提高,像资料审核会越来越严格,审核方向也会不断调整。

譬如像A类申请,目前对学历没有要求,小学毕业也有获批案例,但后期不排除会增加学历门槛,要求申请人持有本科学历;

B类申请,目前是不限制专业和行业的,但入境处未来大概率会根据目前香港各行业的人才紧缺情况,开始侧重对工作或行业进行优选,比如会优先考虑:【金融服务】、【创新科技】、【创意产业、艺术文化、表演艺术】、【发展及建造】、【环境技术服务】、【商业支援】、【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医疗服务】和【海事服务】这些行业类别的申请人;

C类申请,接下来也有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名额,目前是每年有10,000个限额,明年可能会减少20%,即只有8000个名额了。

除此以外,针对BC类申请,香港入境处还会不定期调整百强学校名单,既会新增某些院校,当然也会剔除某些院校,举例像哥廷根大学(德国)、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妙佑医疗国际艾利克斯医学院(美国)这三所学校,今年年初就已经从名单中被剔除了。

无论如何,随着越来越多人才赴港,高才通的审批势必也会变得越来越难,政策随时会收紧。趁现在还正值申请香港身份的红利期,把握当下的政策快速递交才是明智之举。

高才通申请条件(三选一):

1. 高薪人士(A类):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不设限额

*全年收入达港币 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全年收入是指应课税的就业或业务收入,包括薪金、津贴、股票期权及从其拥有的公司所得的利润。由个人投资所产生的收入不会计算在内

2. 百强学士(B类):获合资格全球百强大学名单上颁授的学士学位,并于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不设限额

3. 百强学士(C类):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合资格全球百强大学名单上颁授的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每年限额10,000人

高才通项目优势:

1. 快!整体办理周期快至1个月,是目前最快获取香港身份的方式之一;

2. 便宜!仅需1-2万,申请不成功,环球服务费全退,客户0损失;

3. 成功率高!环球成功率高达95%以上,疑难杂症案例丰富;

4. 性价比高!一人办理,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同时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