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9日是全国的旅游日,当天天气良好,艳阳高照,是出好照片的好日子。县文旅局牛锋毅副局长,引领我走进国宝单位“资寿寺”,听他讲讲资寿寺十八罗汉,被盗流失海外,回归故里的故事,还要欣赏这里远近闻名的明代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千米处的静升镇苏溪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葺完善,存有均为明代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坐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院落布局完整,总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全寺由三组建筑构成,主体建筑呈轴对称格局,自南向北中轴线上有仪门、天王殿、大雄雷音宝殿;左右两侧及两房为弥陀佛殿、药师殿及弥勒佛殿、三大士殿、地藏王殿、二郎殿;天王殿左右为钟楼、鼓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寺院的东南角有关帝庙、戏台;西北角有方丈院、禅堂院、藏经楼等。主殿大雄宝殿内,北侧供奉三身佛坐像,即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坐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院落布局完整,总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全寺由三组建筑构成,主体建筑呈轴对称格局,自南向北中轴线上有仪门、天王殿、大雄雷音宝殿;左右两侧及两房为弥陀佛殿、药师殿及弥勒佛殿、三大士殿、地藏王殿、二郎殿;天王殿左右为钟楼、鼓楼。寺院的东南角有关帝庙、戏台;西北角有方丈院、禅堂院、藏经楼等。寺内珍宝有三绝;彩塑、壁画、藻井。有甬道77米长,寺庙外有108步的斜坡,穿过层层门楼便是天王殿。主殿大雄宝殿内,北侧供奉三身佛坐像,即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的大雄宝殿、药师殿和水陆殿内有明代壁画。壁画集中于东西两壁,其中东壁绘有“东方三圣”,西壁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说法图。东壁画面的中尊为大医王琉璃光药师如来像,如来身穿朱红袈裟,手捧一个药钵,结珈跃坐于须弥座上。两侧胁侍的是日光、月光两位菩萨。此外,画面中还绘有天王和日天、月天护法,有王公捧经奉佛,达摩祖师尾随其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寿寺内的十八罗汉的造型突破了宋元罗汉多为坐式的单一格局,是明代罗汉塑像中的佳品。1993年,十八罗汉头被集体盗卖海外,后由台湾爱国商人陈永泰花巨资购回并捐赠资寿寺。

文:资寿寺 提供 图:张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