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安全的朋友都听说过“震网”病毒攻击物理隔离的伊朗核设施一事,该病毒传播过程中使用到了windows系统的4个零日漏洞,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某门子打印机,将恶意代码植入其中,把这些感染的打印机当作病毒传播的载体,进一步扩散到核设施的核心控制系统中,最终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完成了重大攻击。如今,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目标,时隔十余年再次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载有伊朗总统和高级官员的一架直升机硬着陆一事引发全球关注。由于事故的原因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网上涌现了许多猜测和讨论。

据悉,此次坠机事件中的直升机型号为美国制造的贝尔212型直升机,但由于伊朗长时间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航空技术及装备长时间面临禁运,许多核心零部件无法采购换新,核心子系统无法更新等。保养不得力,隐患日益月累,其可靠性、安全性必然大打折扣,外界一致认为这是伊朗直升机 “硬着陆”酿成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相较于无法保养、零部件被断供的困境来说,更为可怕的是,一旦遭遇远程关闭发动机的情况,这将直接威胁到飞行安全,造成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国产C919的商飞,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大飞机市场有美国波音、法国空客所垄断的市场,在全球斩获订单千亿订单,近期国产C919再获得南航100架大订单,订单额度高达百亿美元,国产大飞机订单源源不断,就意味着曾经原本属于波音、空客的市场现在正逐步被C919所分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C919商业首飞之前,美方一直以“组装机”为由对其进行抹黑,并以此为借口拒绝颁发适航证。同时,波音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市场份额,不惜寻求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协助,甚至冒着违约的风险,意图对C919的发动机实施断供行动,有必要时甚至可以远程关闭发动机,从而保证波音的市场份额。

宁愿断供、远程发动机,也要让国内航空公司采购波音订单,其心可诛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头、机身、机翼、龙骨梁等许多关键零部件,航天系统等技术也在加速迭代,但在最为核心的发动机方面,C919目前采用的是美国和法国公司合资生产的LEAP-1C发动机。正是如此,波音才敢如此大言不惭,蔑视国产大飞机。

可惜事与愿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佩服国家的高瞻远瞩,在大飞机最为核心的零部件发动机上,我国2011年就已经着手国产CJ1000系列发动机的研发,2017年,CJ1000发动机核心点点火成功,2018年实现了整机点火。历史十余年也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根据经《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公布的信息显示,CJ1000A发动机的认证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与此同时,在CJ1000基础上改进而来的CJ2000发动机,预计在2025年之前完成研制工作,2030年将配套C929客机,2035年投入航线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大飞机的“中国心”,不仅减少了对外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依赖,更提升了国产飞机域安全等级的自主可控。

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