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蒋介石在重庆召开联席会,负责领导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工作的周总理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和大家讨论了军政、军民关系等问题。

期间,周总理巧妙引导话题转至国民军直属部队驻江津14军野炮团二营所犯滔天大罪上,蒋介石虽早早听闻这件事,但一直没有处理。他自知理亏,为了面子,索性故作不晓,明知故问:“当真有此等事端?”

他本来以为,周总理不会抓住这件与其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不放,可老蒋的确低估了周总理的爱民之心,未料周总理直接当堂甩出一份《新华日报》,指着相关报道,对蒋介石道:“《大公报》、《国民公报》等也披露了此事原委。”

蒋介石不得不接过报纸,佯装仔细看了一遍,面上浮现一抹尴尬的恼怒,拍桌“怒”言:“岂有此理!竟有这等事发生!”

话罢,他又把报纸递给副官,在周总理等人注视下,面无表情地续言:“去,把报纸送到执法总监,叫他们依法办事,严惩不贷!”

不过,老蒋说归这么说,实际上,这个案子直到半个月后,方有了一个轻描淡写的结果:炮击老百姓、造成流血事件的野炮团二营营长周继斌被判处7年刑罚,一成姓连长被判刑14年。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要从1944年春天说起。

江津县位于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近郊,为确保重庆及老蒋的安全,国民14军直属部队野炮团驻扎于此,分散在各个乡坝,履行他们的职责。

然而,部分兵丁却借由这个机会,于乡村称王称霸,肆意骚扰民众。

高牙乡即是其中深受祸害的乡坝之一。谢宗国为其乡长,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汉子,曾趁着14军军长陈铁前来检阅之时,向陈铁告野炮团二营的状,令野炮团二营遭到陈铁狠狠斥责,丢了脸面。

陈铁走后,野炮团二营部分不服管教的兵丁即寻思报复谢宗国与高牙乡。

某天,恰逢高牙乡赶集日,10余名驻扎在柳林坝闻着风声来到市场,不管不顾将民众的鸡、蛋、菜等尽数强行收买,不给钱或少给钱,在民众间引发巨大愤怒。

一位叫钟银舟的农民试图上前交涉,却遭这些兵痞的毒打。周围民众见状,怒火更盛,最后在陈、蒲、李、郑四个胆大的农民组织下,把那些兵痞全部赶出高牙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举无疑火上浇油,令那些兵痞愈加憎恨高牙乡。

同日傍晚,百余名全副武装的炮二营兵痞骑着高头大马,气势汹汹闯入高牙乡,在众多惊慌群众的注视下,嚣张绑走了白天出头的4个农民。

数个小时后,几个兵痞瞒着其余人,密谋要“解决”那4名农民与谢宗国,把他们5人悄悄押到谢宗国居住的谢家湾关押。

次日一早,野炮团开始实弹演习,震天巨响中,一枚炮弹不知为何,不偏不倚落到谢宗国的住宅内,房屋瞬间全部被炸毁,谢宗国的夫人、舅弟、弟媳和5岁的女儿皆当场遇难,1岁半的儿子右手被炸断,家中鲜血满地,惨不忍睹。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前一天晚上,乡丁没有依从兵痞的命令,把谢宗国五人送回谢家,而是送到了乡公所,由此令五个人逃过一劫。

随后,炮二营给予解释,道示此事乃演习失误,炮弹偏离原定轨道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这件事轰动整个江津县。《新华日报》及时听说了这件事,报到周总理面前。周总理命令他们立刻采取措施,揭露事实真相。重庆民众也很快知道此事,一片哗然,纷纷谴责起国民政府制造的扰民流血事件。

然而,国民政府在老蒋的示意下,却对这件事不理不睬,完全没有做出任何表态。

周总理见状,即如文章开头所讲那般,当堂甩出实证,逼迫明知故问的老蒋严惩了犯事者。

参考资料:

《周总理干预“炮击乡长案” 蒋介石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