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他的行事风格,又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时候,林冲一拳打过去,顶多是换个工作,总不至于被高家父子坑得家破人亡。

高衙内那种人一向欺软怕硬且十分怕死,如果林冲真显露出杀机,他一定知难而退: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探索整座森林能力的事情,还不值得让高衙内冒着变童贯的风险去做。

水浒原著中的林冲并不像两个版本电视剧演的那样温文尔雅或尖嘴猴腮,而是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他吹胡子瞪眼,别说高衙内,就是百战将军,也会腿软肝儿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冲的悲惨命运,一半来自当时官场的黑暗,另一半也是他自身性格的问题,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林冲至少犯了四个原则性错误,第一个就是“临难休妻”。

林冲休妻,绝不是怕耽误妻子,而是甩锅卸包袱,读者诸君细看林冲休妻前的语言,就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谁了:“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林冲知道高衙内会来威逼,却用休妻的方式,将高衙内的威逼变得合情合理合法,林冲说的“两相耽误”,可能也有抱怨妻子“惹祸”的意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林冲说的“好头脑”,就是有权有势的好人家,那个好头脑,可以是高衙内,也可以是蔡公子。

林冲休妻,导致了林娘子被高衙内威逼自尽,笔者在这件事中有两点不解:高俅原本对林冲没有恶意,也没有限制林冲自由,他为何不像王进一样携家出走?林冲刺配沧州,按《宋刑统》规定,林娘子可以随同前往,即使林冲不让她同去,她为什么不离开京城以躲避高家霸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过《宋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高俅那个“太尉”并不值钱,就是宋徽宗时期高级武官的加衔,跟以前的三公级太尉不是一回事,“殿帅”也不止高俅一人: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侍卫亲军马军三支部队各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一人,这九人都可以被称为“殿帅”,官方的说法是“殿前九帅”。

王进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高俅连去要人的胆量和资格都没有——正史中的种师道很受宋徽宗宋钦宗器重,比高俅级别还高。

林冲宁肯用休妻的方式向高衙内表示屈服,也不肯离开京城,还指望“挣扎回来”,显然是舍不得千金买宝刀的富裕生活。

林冲被高衙内派陆谦富安追杀到沧州草料场,这才完全绝望,雪夜上梁山坐了第四把交椅。

林冲火并王伦之后,还是坐第四把交椅,并没有从刺杀王伦尊崇晁盖之事中获利,而杀死王伦,则难免“忘恩弑主”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王伦创办了一家公司,业务开展得也不错,工资福利都很好。林冲前来应聘,经过考核后入职,然后又有晁盖等七人前来入股,并可能成为公司大股东。王伦不收林冲,没有错;不让晁盖入伙,也没有错。但是林冲杀了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伦,让新来的晁盖当一把手,不但吞了王伦的资本,还要了王伦的性命。

梁山原本就是王伦和杜迁宋万的产业,他们收林冲晁盖是人情,不收也是本分,但是晁盖看中了梁山这块肥肉,在吴用撺掇挑唆下鸠占鹊巢,这在江湖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

林冲上梁山之后最高的排位就是第四,从来就不是“核心三人团”成员,一百单八将凑齐后,林冲被挤出了前五,在马军五虎将中也只能位列第二,算是彻底被边缘化了,连结拜大哥鲁智深也跟他渐行渐远,这可能是因为林冲除了“抛妻”、“弑主”之外,还有“卖友”嫌疑。

林冲是曾与鲁智深正式结拜并尊鲁智深外兄的,但是两人在梁山重逢,相互之间的称呼却变了:“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林冲答道:‘小可自火并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病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再回想一下野猪林鲁智深救林冲前后两人是怎么称呼的:“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斥骂董超薛霸)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

“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兄弟,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洒家已打听实了。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兄弟保重!”

鲁智深一路上叫了林冲无数次“兄弟”,最后才知道是叫错了,在夺取二龙山之前,他对杨志抱怨:“一言难尽。洒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被高太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

董超薛霸怎么知道救林冲的是鲁智深?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当初这了小子并没有确定鲁智深的身份,还进行了一番试探,结果被鲁智深很机智地怼了回去:“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

林冲有没有出卖鲁智深,他跟董超薛霸夸奖鲁智深是有心还是无意,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诸君自有明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怎么说,鲁智深都被林冲连累得丢了“菜头”工作,再也不能晋升都寺、监寺、提点、院主,只好跟杨志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鲁智深在二龙山当大头领,林冲并没有跟他恢复联系,鲁智深也没有上梁山投奔林冲,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后来鲁智深跟武松形影不离,却与林冲形同陌路,甚至打仗也不在同一支部队,其中要是没有原因,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林冲在梁山最高的位置就是排行第四,他唯一一次坐上头把交椅的机会,就是晁盖中箭殒命前留下遗言,谁捉了毒箭杀手谁就当梁山之主,那时候卢俊义和关胜还没有上梁山,武功第一高手就是林冲,如果有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的协助,不管是调查命案真相,还是擒斩史文恭,都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林冲做事,总是出人意料。还没等别人发表意见,林冲就很“霸气”地抬出了宋江:“林冲与公孙胜、吴用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诸人拱听号令。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保义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

按照当时的座次排序,是轮不到林冲当这个出头鸟的,但是一向不为福先不为祸始的林冲,这时候却跳出来力挺宋江,完全无视晁盖遗言,梁山军二打曾头市的时候,他居然留守山寨而不主动请缨出征,这就是“忘恩忘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晁盖九泉之下有知,不知该怎样评价林冲这个“朋友”,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林冲主动靠拢,也并没有取得宋江的信任,最后更是将患病的林冲完全抛弃:“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让刚刚断臂不久、生活自理都困难的武松照顾半身不遂的林冲,宋江这安排是不是太绝情了?

金圣叹点评水浒的时候,将林冲评为第一毒人:“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金圣叹评价林冲是否公允,晁盖和宋江、鲁智深会如何看待林冲,这些问题可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处在林冲的位置上,会不会比林冲做得更好?在读者诸君看来,林冲是一个悲情英雄,还是一个薄情寡义的狠人?林冲看起来是犯了四个原则性错误,但这些“错误”,完全是因为他性格上的弱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