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07期。抗日战争中,有一位国军将领主动起义,加入了八路军。这种情况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比较常见,有不少国民党高官是迫于战争形势的变化,不得不起义投诚,来到军事实力日益增强的人民军队阵营。但抗战时就能有这种觉悟的,无疑是冲着民族大义和革命目标而来。这位起义将领名叫万毅,建国后获得了解放军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毅曾是张学良将军的部下,在老东北军中接触过大量重武器装备,因此非常精通炮兵技术。解放战争中万毅在东北解放军当过纵队司令,后来他把部队的实际需要和武器配备结合起来,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小的贡献。尤其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万毅是彭总钦点的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大大增强了前线部队的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朝鲜回国后,万毅深得中央信赖,被任命为解放军炮校校长,后来又成为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将军的经验和特长,在五十年代得到很好的发挥,可谓人尽其用。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时,万毅原本人在北京,没有参会任务;但机缘巧合之下,他跟宋任穷二人半道去了庐山现场,这也成为万毅军政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会议原本有“纠左”的目的。因为大跃进期间的种种弊端,许多干部都对形势感到忧虑,中央自然也有所察觉。然而彭总的分组会议发言、以及给毛主席写的谏言信,太过直白地指出了经济问题,使得会议中后期的风向转为“反右”。彭德怀元帅首当其冲,成为大会批判的对象。万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上了庐山,他原本是去向首长汇报核技术引进问题的,在这一领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刚刚改变了对华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毅到达庐山后,自然也要参会,但他来得仓促,不知道彭总处境微妙。读完那封公开印发的《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后,万毅忍不住表了态,他十分认同老总对于大跃进期间各地乱象的看法。万毅在分组会议上讲:彭总讲的是实情嘛!亩产万斤,那还叫唯物主义吗?现在很多地方乱报生产数据,明年下达的计划又会增长,在农村形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万毅曾是彭总的直接下属,他的这番言论给自己招来了麻烦,也连带成为受批判对象,跟他情况相似的还有志愿军名将邓华、洪学智等人,他们都不愿意在彭总危难之际落井下石,宁可落得降职外调的处境。不出意料,万毅很快被免掉了军内职务,被下放陕西当基建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改任林业厅副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几位落难的名将,大多还有一副好身板,万毅就不同了:外调后长期心情抑郁的万毅,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受到大运动冲击后无法获得医疗保障,到七十年代时他的双眼基本失去视力,与盲人无异。好在全国形势稳定后,正直、坚韧的万毅被组织恢复了应有的名誉,并出任总后勤部顾问、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10月,九十岁的万毅将军病逝于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